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尽会婆娑,文苑故老无多。


去志任思泉石,归梦枉到松萝。

天上归来万想空,马蹄偶尔踏东风。


翻身忽断青丝鞚,踠足聊凭紫竹筇。


野渡渔舟人竞趁,名园纵酒客能供。

少司成下老门生,十载追思万种情。


埃墨却疑颜子饿,浊流难污伯夷清。


百年邃阁尘谁扫,万丈阴崖雪自明。

京国分携后,江湖岁月余。


郑虔家少粟,玄晏架多书。


为托金兰重,休嫌音问疏。

云壑重重石径危,出城车从杳难追。


拥貂徙倚惟公便,立马推敲每自嗤。


冰涧水声疑尔汝,夕阳人影认伊谁。

白发萱亲在北堂,喜承恩诏趣归装。


秋容黯淡辞都下,晓梦依稀见洛阳。


莱子旧衣增刺绣,阳城新例有封章。

陪祀年年候孔庭,每从司业借莎厅。


衣冠假寐环东壁,钟漏传签报上丁。


礼罢佩声风隐约,归时灯火夜晶荧。

花甲才周又一年。
药轩初度敞华筵。
句分池草千金重,春试阶蓂四叶全。

寂寞江边舍,攲斜架上书。


焚香一童子,寻竹众鸡雏。


更甚昔人懒,宁论今世疏。

避地歌招隐,耽幽此卜居。


词华二陆后,形胜六朝余。


山鬼窥青管,江妃扈赤书。

敞阁偏临壑,幽林复带波。


叶繁栖凤竹,蔓结偃虬萝。


吴树三春暗,江涛八月多。

旱自春来到夏过,索神无计救秋禾。


沟存捐瘠皮毛尽,村绝炊烟豺虎多。


彻夜辘轳空古井,仰天舟楫断漕河。

汪家兄弟皆奇才,联飞齐上黄金台。
驰声东观二十载,一官不调众所猜。
朝来忽报除书下,却指南雍问官舍。
此举朝廷系重轻,先生直以去为荣。
但令天下无邪党,不愿吾曹有令名。
模楷昔曾宗李氏,搢绅今尽说阳城。
退之昔为石鼓歌,子瞻亦尝咏石鼓。
我从江右游京师,眼见石鼓心欲舞。
周室中兴流彘馀,尽复苍姬旧疆土。
晚学更求来世达,正怀非与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晋代有儒臣,当年富词藻。
立言寄青史,将以赞王道。
辽落缅岁时,辛勤历江岛。
关西一公子,年貌独青春。
被褐来上京,翳然声未振。
中郎何为者,倒屣惊座宾。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彭阳昔游说,愿谒南郢都。
王果尚未达,况从夷节谟。
岂知晋叔向,无罪婴囚拘。
神龟在南国,缅邈湘川阴。
游止莲叶上,岁时嘉树林。
毒虫且不近,斤斧何由寻。
初秋凉气散庭墀,高树云阴荫酒卮。
红涨雨溪花焕烂,翠翻风壁竹参差。
闲吟屡接山阳宴,爽籁新传太史诗。
秋水芙蓉四槛凉,净临明镜试晨妆。
露凝月面浓施粉,日照□□□□□。
预觅籧篨□□地,卧看池头日脚忙。
旌头落尽少微明,追复成均雅颂声。
诏起儒宗高一代,礼隆师范表诸生。
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
春浮花气拥门阑,星昴神嵩瑞世间。
一字梦灵通洛学,诸儒文弊隔贤关。
巨源淳德真金玉,吏部高名信斗山。
寒食初过天气佳,帝城名园绿藏鸦。
白绵红雨互飘泊,莺啼燕哢纷交加。
司成领客当暇日,不惜醉脸生红霞。
亦好园林富松竹,爱山堂上书连屋。
恨无妙语为题品,空对奇峰有十六。
先生佳句落泉石,杜诗韩笔端能续。
夫君静而敏,人十己则千。
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
古事与今事,一一探本源。
肮脏阳司业,作州如理家。
源流知有自,悃愊信无华。
方喜亨途远,俄惊暮景斜。
顷岁游孤屿,名门说二何。
胡为终璧水,自合上銮坡。
器重连城价,心澄古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