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百年访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扫草莱。


一脔地腴胡马瞰,数围天险化龙开。


时闻营籍传谣曲,谁见禅宫离劫灰。

杖藜欲往叹涂穷,赖有林庐寓此翁。


日暮凭栏看涌月,夜凉开牖濯清风。


浮沉直拟群鸥鹭,冷暖安能效燕鸿。

伊濑鸣秋麓,香楼隔雨溪。


天形林罅出,山脊雾中迷。


岸峻灵龛密,沙平野路低。

上林春色老朱樱,谁见联科纪佛名。


睢苑妍辞俱右席,太丘遗业肯惭卿。


离歌坐写埙篪恨,邑政行闻鲁卫声。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塔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尽室斋心谒梵宫,愿求一语卜穷通。


老夫只欲归田去,懒把前程问志公。

郡楼邀会乐丰年,极目山川思浩然。
才子登临嗟昔别,使君藩屏值新迁。
前峰绿雾藏丹叶,别浦平沙衬碧涟。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
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芳蹊诘曲上亭南,小树萦纡若舞骖。
直对苍山班席坐,旋寻幽卉满头篸。
楮皮裁幅明如玉,竹叶浮杯渌似蓝。
佛宫楼阁倚云端,人世尘埃杳不干。
万里海光生目眩,半天风势切肌寒。
老僧指境依稀辨,往客题名次第看。
客舟晓探奇,兴落浯水上。
搴萝豁远目,所志穷异状。
是时天宇晴,物象自清旷。
破晓登危巘,行行入翠微。
琴台松韵细,香径露华晞。
地僻幽花吐,池晴浴鸟飞。
破晓山行露未晞,旌旗缥缈度烟微。
醉倾绿醑移时坐,笑对黄花竟日归。
岭徼秋光供胜赏,洞天霞彩送斜晖。
剑池春色绿沾衣,把酒登临入翠微。
几处欢呼追胜赏,一番歌舞竟斜晖。
莺藏琪树间关语,燕逐杨花高下飞。
连朝伏枕因中酒,此日登山更举杯。
芳草已从香径合,残花犹傍暮春开。
日临山色当楼满,风度泉声曲涧回。
江城秋老景扶疏,极目江天思有馀。
枫染微红霜落后,橘垂新绿雁来初。
十年湖海牵尘鞅,万里关山畏简书。
层楼高驾大江濆,与客衔杯醉夕曛。
地控荆瓯山四绕,台临章贡水中分。
旌旗霞映红成绮,金鼓风飘响入云。
高阁凭阑坐,川原一望分。
庭花晴媚日,林木上干云。
山色侵窗入,鸠声隔竹闻。
丛林架层阁,缥缈插青天。
远送千山雨,平吞万井烟。
杯传残照里,人醉白云边。
灵岩携上客,石磴倩僮扶。
掬水临双井,凭高瞰五湖。
烟霞迷古洞,霄汉插浮图。
朝来乌鹊喜,天畔鹡鸰归。
挈客登高阁,开樽对落晖。
天香流绮席,秋色上罗衣。
花落清明后,扁舟载酒来。
山从一径入,寺绕万松回。
池上泉声细,樽前暮色催。
高阁倚岩西,层轩落翠微。
一帘残雨尽,千顷暮云飞。
天晚鸟将倦,春深花渐稀。
杰阁危栏不许寻,境环千里望中临。
古桃风物宁非旧,甲子规模乃到今。
堪笑折腰趋府事,何如长啸入山林。
楼下遗踪宛可寻,尚须宾从一来临。
三峰嵂崒浑依旧,双阙岧峣复见今。
麻麦向来迷绿野,簪缨久矣负儒林。
访客包家山,相与登层颠。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栏干。
夜来雨初过,石罅时涓涓。
城南日日望苏湾,碧树童童盖一山。
何意兹辰成邂逅,与君携手共跻攀。
钩衣乱石通高步,着面和风启醉颜。
兴来欲泛山阴雪,不奈舟胶野水凝。
朝士白头愁独步,仙人赤脚傲层冰。
招来尽是鸡群鹤,趍附空惭骥尾蝇。
京城城北雨花台,岁岁登高此处来。
松下烹茶烧石鼎,竹边呼酒泻琼杯。
塞鸿应候同秋至,篱菊逢时带露开。
苍髯如戟李将军,平生嗜好在斯文。
行边宛转阴山北,望水沉吟东海濆。
蓬莱暑雨开新霁,半落沧潮含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