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高万物肃,虚寂在川岑。


肃此尘外轸,随山上岖嵚。


列宿正参差,凝霜露衣襟。

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
才情风调有谁如。
仿佛三生小杜。

泛泛水上沤,飘飘空中云。


俱为无根蒂,摇漾随絪缊。


北风厉玄冥,霜雪下纷纷。

宰宰华表鹤,古质清且闲。
旷哉万里怀,皓月同蹁跹。


饥琢芝田春,渴饮瑶池泉。

御柳宫莺媚远天,金箫玉管醉离筵。


青春佐郡名方起,彩笔题诗句可传。


两岸野花弦子国,五更新月楚人船。

几年佐郡巳资深,金马悬知有陆沈。


捧檄重来浑了事,拂衣归去本初心。


绮琴暗忆潇湘雨,粉署真辞暮夜金。

此公去暑似新秋。
吏毒一句句。
行县胜监州。

我误留公住。
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
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

三面俱江一面湖,古今画作水晶图。


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


何道两山俱翠紫,霅苕二水合清污。

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


去夏才相别,逾旬遽□□。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

仆昔尘忝岁壬戌,甲科为首降为乙。


宰相谓己□□□,□实见怒出私臆。


汉东掌教大洪山,寄名帅幕隶□□。

四年登八十,寿过古来稀。


辞郡非关瘴,思亲自合归。


千诗存老笔,二纪掩闲扉。

巢燕春泥久已融,虞弦节近鼓薰风。


枝枝烂熟樱桃紫,朵朵争妍芍药红。


冠豸霁威贤御史,雕虫得隽老诗翁。

字画多年逼献之,高材天赋岂人为。


一枝秃笔无能敌,百尺名楼有所思。


碛马塞鸿忘旧梦,建茶闽荔富新诗。

平生奔走遍区中,老尚流离作寓公。


合坐黄堂称太守,愿求丹剂学仙翁。


繄谁虎豹占文变,何限貂蝉出武功。

天柱倾,天不晴,白髯使者东南行。


东南山水失颜色,一夕秋风来上京。

雨倾盆,风掷瓦,白髯使者能骑马。


相逢官长马不下,马上云云泪盈把。

杯酒吴阊惜离群,一时宾从雅能文。


快哉丘壑归田父,美矣楼船属使君。


试泛锦帆牛渚月,能忘篮舆虎丘云。

阴阴桃李遍吴关,竹马胥江望转殷。


第入中兴循吏传,何须北阙諌臣班。


名高不让诸侯美,才大长怜半刺闲。

白发慵梳步屟迟,老于田野最相宜。


每当酒熟花开日,正值身闲客到时。


雪屋夜灯因妇织,月波秋舫为僧移。

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


万里恩情若父兄,十年道义惭师友。


君才岂孤一第名,佩刀今作岭南行。

滦江晴漾首山前。
玉为渊。
秀相连。

太行晴色泛帘钩。
对书史,日优游。
宾从尽风流。

雍容诗礼冠时髦。
都忘却,贵人骄。
横槊见英标。

风渐力。
水剪飞花狼籍。
鼎沸笙歌催举白。

和州贯城彦,旷别语合意。


因语知同心,又知理无二。


慨共唐虞天,君相都俞事。

十日同游九日山,山中好处略跻攀。


桑田改变松犹在,车马往来心自闲。


昨日风应吹紫帽,今朝菊已带衰颜。

通守鱼符委任隆,规模新处见新功。


来从北斗光躔下,坐治南山紫翠中。


载路政声如药石,契天心画在屏风。

南庐佳号。
是自许孔明,经纶才调。
对柳鸣琴,凭花制锦,小试一同谈笑。

问大江东,长淮上,缘分如何修到。
轻裘还熟局,第三番又是,五年春了。
菜饭工夫,露香心事,惟靠天公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