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掖庭昏霭怨春归,叠帕匡床怅望稀。
窥浴转愁金照眼,割盟须记赭留衣。
梳成堕马泥拖障,梦破徵兰粉较肥。
栀子同心缀缬斜,融融宵露湿涂鸦。
潘郎傍署移新省,姚女明妆见旧家。
解佩临风疑橘柚,郁轮凝碧怨琵琶。
谁买长门作赋才,守宫砂尽故徘徊。
燕衔落蕊成金屋,凤蚀残钗化宝胎。
三月繁华春梦熟,六朝芳草暮霞堆。
宠诏封泥第一枝,赐袍帘外拜恩时。
春风律应清平调,夜雨香留绝妙词。
天上有机遥织谱,河阳无影望连漪。
宫额亭亭廿四桥,披离新柳弄春朝。
柘枝拍待莺喉啭,杏子衫匀蝶翅消。
酒半倚阑浮琥珀,风前骑鹤听笙箫。
一朵巫云夜色祥,三千丛里认君王。
月华蘸露扶仙掌,粉汗更衣染御香。
舞傍锦屏纷孔雀,睡摇金锁对鸳鸯。
如此临文共可传,气清应信永和年。
流觞接席凭虚槛,曲水依城系画船。
晴散暖香花作雨,节当寒食柳如烟。
雨歇更花妍,山村访法筵。
桥头潮暗上,榕树路低连。
得句留僧和,飞觞借佛前。
短棹夷犹处,湖平酒满觞。
荷深迷去路,波浅涩归航。
落日山头暗,西风水面凉。
为耽幽胜步徐徐,步步回头胜有馀。
剔遍悬崖摹石刻,搜残古刹下篮舆。
丹萸白菊添幽契,碧藓苍苔见断书。
他乡九日共探幽,塔影岚光一望收。
树色遥连烟市瞑,雁声高叫海门秋。
芙蓉四面摽仙掌,霹雳千年护石头。
偶携壶、空明小径,背时偏有微思。
黄鹂两两啼初罢,门外雪翻波驶。
咸集矣。
小径平分,驾高轩、碾破袁安深雪。
何意催将春到,柳丝争发。
户外雕戈拄眼,且静对、瑶琴声绝。
净几明窗,吊谱频翻,南唐韵长。
每秋宵庭畔,悄闻叶落,春风座上,围试茶香。
蝴蝶双飞,麒麟独获,顷散仙花佛顶光。
词人诗句压离骚,按膝长吟意自豪。
袖里虹蜺冲霁色,笔端风雨驾云涛。
将衰难称千年祝,增重虚蒙只字褒。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来游大梅山,涉山知几重。
平行千仞冈,俯瞰他山峰。
一步一步高,势欲凌虚空。
三月西城风日好,短筇随意踏晴沙。
王孙不识蘼芜草,童子来寻枸杞芽。
白发有人中卯酒,清泉无火煮春茶。
新岁多幽兴,清游出县城。
故人留款曲,好友复逢迎。
整屐当清晓,登山寄远情。
文治回亨运,群言协睿谋。
设科存坠典,传诏及遐陬。
风动黄帘晓,霜飞白简秋。
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
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
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
盛德高名总是空,神明福善大朦胧。
游魂永永无归日,流水年年自向东。
素帷旅榇乡关远,丹旐孤灯客舍中。
明河飞练敞高楼,七夕开尊望女牛。
坐久暮天云似水,醉深长笑夜宜秋。
蛛丝漫可穿针待,缑岭真疑跨鹤游。
醉花台上醉花来,徙几名山入望开。
我按晚云金世界,欲寻丹灶玉楼台。
谁哉地主能歌桂,久矣群峰待举杯。
龙阜秋云外,微茫径可寻。
鸥情沧渚远,松影白云深。
风逼重阳帽,泉流太古琴。
晚秋逢霁景,山寺恣幽寻。
霜树丹犹浅,寒潭碧正深。
竹垆鸿渐茗,松榻颖师琴。
疏澹合孤栖,高人自品题。
乍看台影渺,留伴月痕低。
绝岭寻常见,前村咫尺迷。
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
幽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去郊三里馀,幽兴不至独。
幽林无路水空闻,共洗繁花涧壑分。
漫说空山少人迹,不知鸡犬在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