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上山光转寒翠,山崖望远此登楼。
烟横白鸟过江去,三十三峰都是秋。
扬子东流接大荒,江潭烟树正茫茫。
风驱海势倾鳌背,天逼山光入女墙。
酒胆纵横通灏气,剑花芒角截空肠。
草露湿光气,高原夜色分。
谁将一星火,烧出万山云。
宿鸟惊人起,晨鸡隔水闻。
隔岁逢人日,梅花光照衣。
今年春较晚,风信未曾归。
城下求黄石,江楼坐翠微。
昨夜送寒气,喧传出土牛。
我怀殊怫郁,登此望江楼。
凫雁远天没,鱼龙高浪遒。
岁事逼人更,登临腰脚轻。
青天盖平野,丹嶂卫重城。
霜气草根变,烟光松际生。
秋风一为别,两载复登临。
山色转苍翠,江流空古今。
西乌斜日薄,北雁暮云深。
北溟鱼背几千里,负我大梦游弱水。
蓬莱隔眼不盈拳,碧落香销吹不起。
茜裙女儿怀远游,远人不归明月羞。
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争羡使君贤。
数椽潇洒临溪屋,十亩膏腴附郭田。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吟对琴樽庭下月,笑看花木槛前春。
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云山深处望潇湘,岩石沈沈已夕阳。
却整舟帆凌浩渺,回看城郭似家乡。
挥戈径欲回羲驭,散发今知出吕梁。
楚水吞东南,皤然天一腹。
君山枕波面,半插蛾眉绿。
平空接游气,杳荡无川陆。
径欲涉方壶,沧溟何太远。
试登君山杪,直望苍梧晚。
寂无纤尘动,迥快千里眼。
天风袅袅吹琼佩,缠鬓海山云雾气。
胸中块垒不宜人,腕底河山惟赚泪。
荒城野水飘蓬地,自有芳怀相妩媚。
洞庭波上崒高峰,翠色难将别岫同。
真籍从来标福地,大钧于此费神功。
蛟龙拗怒深深避,星月流光面面通。
风来洞庭白,雨歇君山青。
巴陵明月夜,瑶瑟怨湘灵。
久客知吴语,高楼自楚歌。
青山浮木面,白鸟没烟萝。
仙去苍梧远,云生天岳多。
望穷海峙眼生花,得酒相逢即是家。
游鲤山高红日近,卧龙江阔碧波斜。
喜看胜地吴都大,端拜名公石刻嘉。

西风步屧到山巅,登眺无端思缈然。

隔浦人家藏隐雾,环江波浪涌兼天。

双眠沙鸟长依日,列队寒鸦远带烟。

层峰高不碍人游,极目增波逐海流。
谢氏东山夸后乐,范公廊庙抱先忧。
怀思故国知何处,指点前村是某丘。
闻道君山是胜山,直于今日破愁颜。
西分王气峦层出,东入江心海不还。
缥缈烟浮城郭里,徘徊月上斗牛间。
使君统师征不庭,长江万里飞扬舲。
重湖缥缈接紫冥,风帆遥度一饭经。
船头击鼓如震霆,鼋鼍蛟龙皆隐形。
上上黄君山,瞰兹大江陲。
一展万里观,悠然千古思。
正北仰岱岳,稍西望淮沂。
十二螺鬟小。
东风外、春云还自笼晓。
湖山胜处,楼台画里,四围波绕。
梅花销折尽,远色上孤亭。
落日烟中白,悬崖雪后青。
江山真寂寞,文献况凋零。
散步寻春君麓游,年衰怕上望江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潮水迢迢天际流。
极目江天一望赊,夕阳倒映水中斜。
君山花木无人管,迁入寻常百姓家。
彩侍过丘林,星行忽一周。
春晖今已矣,涕泪不能收。
翚飞新楼台,像设旧金碧。
焚修人已老,倚杖对山石。
观宇藏山崦,昔居火宅僧。
因缘有时节,羽服奉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