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伯兮引领望不断,叔也掉头云未来。


事事伤心无说处,终朝眼合不能开。

旧重千金诺,元为五日期。


水清冰破玉,岩润石凝脂。


命驾不嫌遽,舍车空悔迟。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伏处喓喓语草虫,虚期金翮健摩空。


班荆欲赋来今雨,扫叶还承订别风。


臭味同岑真石友,诗篇织锦妙机工。

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


柿叶学书才不短,杏花插鬓意何长。


药沈绿醑家厨酿,霜折红蕉道观房。

塞云吹尽出榆关,不断冰天指掌间。


应是尔曹高兴发,忽惊飞雪卷燕山。

未从燕市赋招魂,东海虚明孝妇冤。


尔道行春三辅遍,萧条秋色老中原。

金河杨柳未堪齐,马首传觞白日低。


侠客自来轻别甚,醉乘虹雨蓟门西。

浊漳西坼未安流,大麓千岩风雨愁。


五马过题春已遍,犹闻使者下邢州。

记得西川韦相词,去年今日事堪思。


人间刻骨难忘处,最是佯羞忍泪时。

夜半分明到镜台,柳眉颦绿杏花腮。


半羞半喜依依处,又是离人梦觉时。

终日怀人在翠微,下城云树想依稀。


江通锦水凭鱼寄,路入青山鹤纵飞。


三顷秫田临古岸,数椽茅屋对斜晖。

舞罢斑衣玳瑁筵,琼林玉树半阶前。


纵横冀北三千队,聚散兰阴二十年。


亭倚惠风临曲水,径穿奇石到平泉。

曲林主人踪迹奇,前身陶公安可知。


修殿灵官投化主,朝山香客拜生祠。

方瞳墨发地行仙,谁信山翁七十年。


兴剧夜游轻猛虎,身轻朝陟俯飞鸢。

匡庐江涛不可经,武夷南天空自青。


何似三茅近京国,缠联王气会仙灵。

凋尽山中宰相松,长风无地吼蛟龙。


曹公种子苍髯老,更引寒涛响后峰。

元符宫连秋树林,烟峦雾壁昼阴阴。


芝潭对饮斑文鹿,竹坞孤飞雪色禽。

山腰石楼风露新,桂枝蕉叶拂游尘。


幸无七贵倾高盖,长礼三峰作大宾。

楚王涧前秋水生,泠泠绕舍玉琴鸣。


道人独爱林中静,泻向圆池一镜平。

灵踪古迹盖江南,中馆居中日可探。


云洞斜封埋壁地,石峰高插积金庵。

大茅峰头多白云,谁能持取赠东君。


高车驷马当年事,海思霞情后代闻。

华阳隐居空旧名,曲林精舍筑新成。


山头一片青苍石,领略高人万古情。

猗彼君子,笃志乎道。


道之云远,于焉慥慥。


猗彼君子,克诚其身。

岂不有性灵,稍可学操缦。


公私足忧责,耗蠹几大半。


驰驱寝食废,真自残躯干。

我思古人,克诚其心。


如陟于高,如临于深。


我处于中,而舍其偏。

我脂我车,陟彼高冈。
母也吾怀,匪居或忘。


我帆我舟,泛彼大江。

穷檐只似在蒸炊,无事形疲心亦疲。


惟有清谈能胜热,终朝无处不相思。

埙篪无俗韵,鸿雁有秋声。


更类偲偲友,非同踽踽行。


爱无逾玉季,名有愧龙兄。

大名书到慰离忧,南北还嗟各宦游。


任责逾涯吾不乐,食功随分汝何羞。


客尘泛泛常时味,河水浑浑一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