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永巷襞情卷玉,长门丝泪销金。


合欢蘸晕绿浅,杨柳曲尘黄深。

海土麻姑送酒,云间玉女投壶。


应唉南朝老庾,水荭冷面江图。

星䵠盈盈笑靥,云衣袅袅轻褣。


醉妆淡紫沙幂,胡旋坠金次工。

百子池头丽人,三花树下长春。


襟解微闻香泽,帷褰想见横陈。

金缝缃裙一搦,玉钩罗袜双弯。


琼腴粉英朝翠,锦致松脂夜丹。

魏帝台随风动,膝王栋与云飞。


人门遥望碧落,仙界高连紫微。

宝枕垂云选梦,玉萧品月偷声。


步摇翻霜夜艾,琼枝扶醉天明。

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事游嬉。


弹丝吹竹舞罗衣,曲终对镜理鬓眉。


岌然高髻玉钗垂,双鬟窈窕萼叶微。

颠倒三郎养禄儿,当年想是此蛾眉。


不须真有聊须画,或可东城出一奇。

岛上云生日转櫩,海风吹面暮寒尖。


春明玉色遗芗泽,夜定珠光入镜奁。


织得鸳鸯成绿皱,教成鹦鹉啄红甜。

美人按乐春昼长,绿鬟翠袖双鸣珰。


玉箫高吹银管笛,二十三弦啼凤凰。


后来知是调筝手,窈窕傍听曾误否?


《梁州》遍彻《六幺》翻,此曲惟应天上有。

深宫宴起花阴午,尚觉春寒入眉妩。
只将握槊当嬉游,不乱窗前白鹦鹉。


两人对局如有思,宝钗半堕云鬓欹。

旧曲闻来似敛眉,料应只恨赏音迟。


梨园传得新翻谱,着意参差竹里吹。

不教朱粉污天真,长对菱花顾影频。


但把蛾眉扫来淡,尚嫌不似虢夫人。

心情犹在未收时,却顾花闲影渐移。


不道春来添几线,日长只与睡相宜。

非关古井不波澜,只恨银瓶一掬悭。


欲助长流御沟水,再教红叶到人闲。

倚风无力见温柔,初下喧天羯鼓楼。


犹向花阴理新曲,君王不惜锦缠头。

数幅云笺自卷舒,试教落笔看何如。


休将彤管题闲句,正要班姬续汉书。

休言三尺是枯桐,大抵声音与政通。


曾得王君意中事,便从弦上和薰风。

袖里纤纤只合存,如何春笋不嫌髡。


金钗坠后无因见,藏得开元一捻痕。

一夕秋风雁过声,铁衣辛苦向边城。


将军不用和戎计,双杵休辞月下鸣。

宝栏十二午阴移,思入云霄落子迟。


当局早知提醒着,危机应不堕蛾眉。

汾阳剩建扶危功,清议那有鱼军容。


幸人恃宠自矜伐,似可唾去极力攻。


今也束带比肩立,绝口不问如盲聋。

深青浅碧自盈盈,一片光风共晚晴。


意思不殊周茂叔,品题何藉郑康成?


郎君东阁诗曾咏,蝴蝶南园梦又惊。


辙迹到门怜草色,白头扶下小车行。

为尔停骖几叩门,每于清事得相论。


山中载酒梅花过,湖上放船春水浑。


闲到竹斋为解带,坐深苔径与开樽。

一片行云出画檐,东风吹恨满眉尖。


凌波鹄峙尘生步,舞镜鸾回月照奁。


杨柳绿肥羞袅娜,樱桃红熟妒香甜。

大尊堂上几曾空,客有登门道未穷。


吟鬓肯因愁里白,舞衫偏爱酒边红。


百年喔喔鸡声月,万事悠悠马耳风。

文光万丈照丹溪,爱尔慈乌夜夜啼。


父有遗经能教子,草堂犹在此溪西。

骊山宫殿九天开,盘出轻红破玉腮。


中使传宣催驿骑,宫娥报道荔枝来。

一妇跨镫如习骑,一妇鹄立类勇士。
一妇横笛坐胡床,容貌衣裳略相似。
髼松云髻作懒妆,丫鬟手擎红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