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
与君相见最伤情。
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

湖海十年旧,林塘三亩馀。


静非谈者隐,贫胜富人居。


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


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

星次朝当赦,龙符夜改元。


忽传优老诏,周及庶臣门。


细札颁殊礼,陪封锡异恩。

市义今无古孟尝,不图近见郑公乡。


布金地已成祇树,箪食人应遍翳桑。


身享九龄耆寿福,眼看五世子孙昌。

观善堂中院长居,澄心中夜坐诸儒。


试看坐到忘言处,定有文章耀八区。

结庐在人世,惟善以自将。


宅兹幽迥地,远彼势利场。


古屋三四间,秋风白云乡。

山隐一抔土,人思百代传。


无穷身后事,未若子孙贤。

此地还成趣,庭柯几度扳。


亭中人不见,月照门前山。

水月非无主,长怀别墅秋。


湖光一万顷,端为此翁留。

乐善机应熟,垂声教不穷。


江山无尽意,犹在典刑中。

岐嶷天人讲肆筵,恩华夜到华门前。


十行诏墨芝香重,三品朝衣葚色鲜。


能取身章同拾芥,应酬古本似奔泉。

先皇教善敞东闱,菲德承宗赖庆晖。


为感储筵惊岁月,因瞻台像驻骖騑。


楹书乍启钦遗泽,庭树重攀记旧围。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钟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此堂成后屋俱新,忆旧看新一怆神。
总谓承恩缘小子,岂知馀庆自先人。
爱隆手足延殊姓,让洽家庭及四邻。
万类既莫齐,人生有贤愚。
所趋各异向,所乐亦已殊。
仰惟古圣哲,动与道谊俱。
穷达虽不同,在我固无异。
独善与兼善,此道一而二。
施君素高尚,衡阳久藏器。
彩舟南溯路何长,过尽瞿塘是故乡。
两岸柳风催去棹,一天梅雨迓归樯。
好将吏部新书扁,高挂君家旧筑堂。
休笑南阳诸葛庐,莫嗟西蜀子云居。
寸心为善行无倦,尺地栖身乐有馀。
瓮里况存招客酒,床头仍贮教儿书。
世德恐或坠,名堂在瑶林。
守兹万端善,何啻双南金。
克阐父祖志,允师圣贤心。
赏心并四者,文史足三馀。
不作簪绅念,唯便水竹居。
佳名元籍籍,真乐每如如。
厥初生人,禀性受中。
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
武林有佳士,医术能专攻。
一从来京师,市隐阛阓中。
济人居善药,卓有宋清风。
一门种德几经年,清白家声远近传。
奕世流芳簪绂盛,诗书遗教子孙贤。
秋风不剪临轩桂,春雨多耕负郭田。
积土成丘阜,积水成汪洋。
善道苟能积,所成胡可量。
有美存耕翁,深居积善堂。
取人戒不周,取善贵不遗。
理能兼众美,何必劳营为。
奈何当涂人,好以智自私。
世家积累非朝夕,华匾辉煌照古今。
父作子承归一道,宗功祖德本同心。
泰山积土方成大,沧海容川始就深。
不有文章惊海岳,焉将盛事傍蓬薇。
伍乔逸兴犹邀我,赛杀高阳酩酊归。
聚首枌榆星一围,多情皓月尚赓辉。
玄言乱坠珠仍缀,玉斝飞来花入帏。
指囷笃交谊,前史传其名。
赠麦助孝思,千载垂芳声。
周急诚君子,惠及惟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