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露凄风洗瘴烟,梦回相对两凄然。


雀罗廷尉非当日,鸠杖先生愈少年。


世事饱谙思缩手,主恩未报耻归田。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


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


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

君恩曾未报纤埃,倦绪淹时郁不开。


高义不忘辕下旧,好音常自日边来。


欣逢雅好非空至,顿感阳春泛酒回。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相逢青眼日,相叹白头时。


累话三朝事,重看一局棋。


欢娱非老大,成长是婴儿。

送君只过孝廉桥,不似君来访我遥。


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


远愁忽与钟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

春来书札已西东,喜复相逢乱世中。


万事变更唯舌在,三年流落转涂穷。


云收野寺侵廊水,月挂孤帆送客风。

霞楼临木末,面面有千峰。


羡尔洪崖客,来攀秦望松。


香炉飞翠霭,天柱挂寒钟。

散带白云林,狂歌一代心。


无人问山水,之子自清音。


青岁早知我,泠泠能鼓琴。

相逢黄木口,相送白蘋洲。


愁绝三江水,东西似御沟。


沓潮争上下,灵岳乍沉浮。

洞庭七十二,君独爱渔洋。


自有梅花咏,弥令笠泽香。


鼓钟才子国,膏润美人乡。

岂意京华别,重期雁翅城。


山公劳小辇,姝子愧干旌。


出处埙篪合,文章羽翼成。

清绝惟风雅,人钦子大夫。


自然金橐少,亦复簳珠无。


草木多为状,山川细作图。

海味初南食,连朝玉箸香。


荼蘼番女露,甘蔗越人霜。


月满珠多肉,天寒蛎有黄。

文采光南武,声华动越裳。


花重封锦石,水更掷沉香。


去恨燕关远,来愁汉塞长。

汉臣儒雅甚,詹事复韦贤。


望秩分南海,承华别朔天。


越王烽火树,蛮女素馨田。

南来祠水帝,光景动扶胥。


海市空中起,神山水下居。


天浮元气外,地接大荒馀。

旌节从天下,光生大庾春。


汉宫鸿鹄客,齐国大风人。


翠羽飞成路,梅花踏作尘。

惜别魂犹悸,相逢病欲苏。


全身来北寺,留眼看西湖。


白社期同往,青山道不孤。

伏枕南屏寺,闻君脱罻罗。


翻然具舟楫,及此问烟萝。


惊定收双泪,悲来著《九歌》。

日月疾过隙,生者犹行客。


念君于此中,复久事远役。


岁暮山林闭,天寒雪霜积。

风尘驿路二千馀,一月方停只毂车。


去国便为浮海客,入山持得寄僧书。


亭阴转砌经行晚,夜雨焚膏共话初。

中台高应列星文,千骑骖驔拥画轮。


起草已夸双笔健,登科更占一枝春。


龙津召宴芝泥湿,雁塔题名麝墨新。

貂裘新礼法王回,明媚春风着意催。


入郭始知僧虑静,看山从此道情开。


孤篷一月凉生雨,午夜千峰雪照梅。

君家近市,所见天咫。


庭户之间,容光能几。


莼蒲之中,江湖之涘。

朝夕随僧嚼冷齑,邻翁为觅一枝栖。
解开布裹残书卷,几个儿童胜牧羝。
上衮躬祠节,鸣驺出禁城。
傅霖前洒润,尧壤遍深耕。
野色华兼实,欢谣断复赓。
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
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
山长南来如旧约,初成春服又新堂。
清泉偶怪乾时细,白日真从静里长。
云外诸峰轻露碧,风前百草暗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