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里关山过险巇,风廊聊此憩权奇。


天开径上从兹始,想见长鸣振鬣时。

别驾今晨检驿亭,道迎羸卒破铜钲。


当年错做书窗梦,蔽日旌旗出塞兵。

风仪不称汨泥尘,清向亨衢快举身。


鱼钥麟符行作伴,鹭洲燕巷得为邻。


华亭清唳如前日,蜀道高风过昔人。

来时雪羽带缁尘,养得摧残病离身。


晓浴池宽薝卜绕,夜栖笼阔海棠邻。


吟诗屡听狂居士,入梦应思旧主人。

遵渚霜鸿散漫飞,江天分序益凄悲。


孤生只合群居乐,半岁那禁两别离。


发轫固知期远到,望船犹怕独归时。

春恨都缘少得晴,雨声浑是落梅声。


新愁多病易投隙,薄命壮怀难抗衡。


人世只宜常放逸,杏花多爱逼清明。

小园春事果如何,分数梅花最占多。


贪看满梢初的皪,病妨连日绕婆娑。


鸠声唤雨风还至,鹤骨栖愁梦独过。

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


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


声名都是幻,穷达未能忧。

九日风烟淡不收,茱萸懒插忆吟俦。


清疏坐雨仍三地,黄落雕年又一秋。


可有高丘劳蜡屐,宁非吾土怨登楼。

蔗浆溜溜香浮玉,苏水沉沉色弄金。


那似甘瓜能破渴,一盘霜雪冱清襟。

故人夙有瓜畦约,走送筠篮百里间。


翠甒琼罂才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今日寻此梅,危行石涧东。


花神欲宣令,万铎悬春风。

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


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

浑疑蜡作花,貌野中抱幽。


冷香不盈阶,意尽仍一流。

取名慕横枝,要自同风格。


虽微调鼎味,宛有金铉色。

寒窗送曙鸡一鸣,寻山蓐食天初晴。


水口溪穷为停棹,步携东坦仍添丁。


虎头岩高山色好,竹舆遥睇眼为青。

半映寒溪半映山,不妨朱户借清闲。


诗人带得渠风味,也有香名满世间。

洛水湘娥剪晓冰,枝头五出幻飞霙。


夜来鹤踏高枝折,撒下阶前碎月明。

雪中点缀精神好,月下横陈骨格真。


更有风烟生别恨,隔帘遥望李夫人。

正是江村欲雪时,柴门修竹见横枝。


谁知句里生香处,只许疏帘半面窥。

平日何曾忘穆生,如今胡不饮公荣。


颇嫌性僻嵇中散,为怕情伤阮步兵。


美意正须羹碧涧,衰颜聊复饭青精。

霁色舒圭景,寒醅艳玉杯。


关讥方且闭,国色已先开。


幸有佳宾客,将何助笑咍。

玉壶寄酒来三岛,蓬鬓持杯学八仙。


诗句剪裁挥翰墨,赏心飞舞度林泉。


秋风会圃寻霜实,明月归舟载锦鲜。

少年离别似寻常,老大别离多感伤。


饮酒看云心散漫,开书对雨泪淋浪。


棣棠密织花成锦,鸿雁斜书字作行。

怪底儿童无远图,埋盆注水插芙蕖。


人心不作非真想,便觉东湖入座隅。

初见累累小圃中,鼠偷雀啄树将空。


久遭日暴皮先罅,未借霜寒子半红。


爽味尚堪供齿颊,清浆聊可润心胸。

寄我雄文丽且新,冰寒于水岂无因。


故将丹粉画西子,要见浓涂淡墨人。

别况经年惯,佳期此夕逢。


终天为伉俪,一水任西东。


人世非无鹊,羁窗渐有蛩。

缓辔微吟自不催,看山下马想徘徊。


阳春白雪久不听,日暮碧云殊未来。


已戒儿童篘熟酒,更勤风雪化新梅。

丹砂黄菊莫年须,清净玄功世恐无。


千里长源开地脉,数篙寒影落金枢。


蛰龙雨气通沧海,丹凤秋风老碧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