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射瑶阶月,春回玉女扉。


云中三秀草,石上六铢衣。


酒熟鹅儿色,身轻燕子飞。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十年目与肠俱断,不见延平病雁回。


若不从公天上去,定应随我雪中来。

共出长汀恰此朝,荒山露宿草萧萧。


如今踏雪来看冢,回首当时未寂寥。

气概堂堂压九州,谁知零落此荒丘。


却烦野老编松叶,怕有牛羊上冢头。

哭得愁云转不晴,山风吹泪欲成冰。


两年不过西州路,今日来登下马陵。

丽日香风恣远游,试观谁乐更谁忧。


晴翻宿麦有驯雉,春透荒郊无喘牛。


问俗偏于悬磬室,忘形真似泛渔舟。

沿溪红紫乱开花,春色撩人逸兴赊。


公借游观分雨露,民依稼穑作生涯。


苍江东岸层层起,绿树连村处处佳。

霞彩精神琥珀脂,分明造化暗扶持。


风流不减西施态,娇艳还凭郑谷诗。


占断名园成独步,平分春色正当时。

世人见竹爱者稀,子独爱种当轩墀。


长梢密叶自潇洒,虚心劲节同襟期。


拂云高并青霄直,秀压琅玕绕檐碧。

地僻诛茅后,堂幽搆厦馀。


谁知冶城望,更作傅岩居。


净供香厨饭,真签蕊笈书。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
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德齿明时冠,诗书正派深。
修名在原隰,雅志已山林。
眼历四朝事,神交千圣心。
一阳将复昴当躔,毓粹储精降巨贤。
启迪先朝承大统,赞襄仁祖格皇天。
备膺百顺人谁拟,达有三尊我独全。
圣主崇文礼大贤,儒臣持节过林泉。
太公旧履山河在,宣父遗经日月悬。
玉瓒晓分仙掌露,石门晴散御炉烟。
丹书一下人神庆,美矣先朝贵孟公。
能与百王兴漏典,长令万国仰遗风。
躬为独行生无禄,道配弥高祭有宫。
芳祠旧迹几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
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
聊将俎豆陈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
信国英特才,身值叔季时。
士类既推首,相业良在兹。
鞠躬尽劳瘁,天必济艰危。
经纶事业冠朝绅,带砺家声海内闻。
柱国师臣膺上爵,金书铁券表崇勋。
显扬志遂名应重,鞠育恩深念益勤。
新承恩命出銮坡,万里交州喜再过。
公馆清风荣使节,蛮溪明月听夷歌。
藩臣才略唐都护,征虏威名汉伏波。
庭前修竹晚苍苍,庭下丛兰带露芳。
暗度清香来枕席,晴分翠影落琴床。
湘江雨暝吟情迥,楚畹春深客梦长。
高燕初陪听拊髀,清谭仍许奉挥犀。
自知伯起难逋峭,不比淳于善滑稽。
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
玉塞函封上紫宸,清秋使节净埃氛。
寸心已近长安日,万骑犹屯朔漠云。
丹陛敷陈天语问,青蒲奏对史臣闻。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
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
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
秋风吹角动三军,入塞声为出塞闻。
后队隔山旗面改,前驱传令马头分。
朝廷未下还师诏,幕府重书谕蜀文。
仙槎八月赴沧溟,永夜三台动使星。
身上赐衣金虎面,马头飞箭黑雕翎。
威光已接恩光近,秋气还连剑气腥。
辽海无波气色新,路人久已望车尘。
晓听乌鹊心先喜,夜卜灯花梦转频。
已见单于来款塞,亦知天子绝和亲。
洪涛万顷隔燕齐,尚见神山旧女祠。
青冢与谁分怨恨,普陀何地不慈悲。
至尊临幸犹凭吊,千载传闻每异辞。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云望断春芜绿。
墨花煌煌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