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

杖屦清晨往,缣囊薄暮归。


闲官厅事冷,蝴蝶上阶飞。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儒宫岑寂觉春闲,仙李繁花重压栏。


碎锦不飞蒙树合,素云攲亚举枝难。


能诗此日当推谢,捧赐他年足继桓。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


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


迥阁珍图秘,长廊审像昏。

霖霪为害正忧农,昨日阴云散碧空。


泼剌退滩鱼失水,啁啾高树鸟知风。


洗开霁月婵娟色,放出秋花菡萏红。

去国独依依,羁臣泪湿衣。


梦中燕月冷,望里楚山微。


世变人惊老,身全诏许归。

临水独相送,归期千里间。


云回逢过雨,路转入连山。


一骑行芳草,新蝉发故关。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力小垂垂上,天高又不登。


致身唯一己,获罪则颜朋。


禄位埋坑阱,康庄垒剑棱。

何事遭朝贬,知何被不容。


不如思所自,只欲涕无从。


爵服何曾好,荷衣已惯缝。

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


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


孤宦心肝直,天王苦死嗔。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


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

学宫南直禁垣阴,假寓惟愁两壁沈。


一曲镜湖遗老事,三年经幄小臣心。


银河回夜天逾近,草径迎秋露转深。

坐隐乌皮髀肉消,诸生应笑懒边韶。


阶前老马随秋草,袖里遗编俟早朝。


乞米西邻晨有粥,留家南国暑无绡。

神京极高寒,幽居了晨夜。


雷风无时发,零雨每飘洒。


炎光不到地,萧爽度长夏。

海棠一树自清凉,复有梅花似吉祥。


令弟分将朱萼好,先公留得白华香。


开楼近接钟山翠,引水遥通太液光。

耳聋休叹鹿皮翁,肉角生时听自聪。


菰米食甘何用白,芙蕖衣好不嫌红。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

蝉多梧柳不惊飞,鹤有烟霄自解归。


酌酒频成陶令醉,为园久息丈人机。


餐馀白蝠能千岁,种满苍龙已十围。

久谢琼南首蓿盘,归来黄菊满园看。


三为祭酒那知老,一作柴桑未到官。


佳节每忘秦伏腊,野情多在汉衣冠。

多才适世用,学者不遑处。


新词八咏楼,更泛涔阳浦。


行当应列宿,且复施甘雨。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
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
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

潋滟离杯泛九霞,还家未久便辞家。


出门恻恻重闱远,前路漫漫万里赊。


不怕狂风妨去鹢,偏愁寒月照栖鸦。

上客何处来,系马堂阶柳。
马头尚带秣陵尘,衣上犹香白门酒。


宁知此地重携手,张灯复话昔年旧。

西上青云引兴浓,泮林才子蹑仙踪。


边淮独树千峰雪,极浦寒山半夜钟。


璧水到时春雁尽,金门朝退故人逢。

荒居病起对空林,邻笛谁堪折柳音。


白首襟期惊是梦,沧波离别惜同心。


梨关月出鸿声小,笠泽天寒骑影深。

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


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


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

蓬莱佳气满瑶京,禁柳青青听曙莺。


辇路乍闻千啭晓,春风遥度万家声。


近随天仗和鸾驭,散入云门间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