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有古祇林,开堂石耳阴。


岳云当涧落,径树向门深。


雪磴僧支策,风泉客掩琴。

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过从少,无与同襟期。


独幸里巷间,高僧有二机。

石乳峰前雷雨来,圆通寺里咏茶杯。
明朝又向东林去,山路新晴花正开。
欲濯尘缨尚未能,匡庐又见碧层层。
半生牢落空怜我,一味清闲却让僧。
周览未酬霞外想,长吟聊伴佛前灯。
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
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
笑拂高冠赋远游,梅花岁晚共蠲忧。
吏情偶问青莲社,客梦时横白鹭洲。
凿海更谁纡汉策,登楼何作后荆州。
新诗的皪缀明玑,道行清通照碧溪。
尘绊无因到兰若,聊将两绝当留题。
浮世营营只自私,谁参落叶与枯枝。
西来面壁原无语,却费圆通几首诗。
庐山之西形势聚,无位真人依位住。
地祇掣锁金城开,石龙喷水银潢注。
峰峦约勒万马回,杉松自作千兵护。
风送荷花香满栏,上人宴坐水云间。
时中静极光通达,岂特浮生半日闲。
百里庐山胜独寻,山山林壑带秋阴。
微风夹路参差见,竟日娱人紫翠森。
稍讶飞轩行树杪,忽看削壁入云深。
先生是在武皇年,彩笔沧江动远天。
僧徒亦识山中字,学士今传邺下篇。
当日鸣泉邀节钺,清秋高阁自云烟。
匡庐最佳处,石耳两峰齐。
寺有圆通阁,亭馀苏子题。
万壑飞霞满,千松积翠迷。
下马入山寺,空林秋气豪。
佛灵迹在石,僧老耳垂毫。
松倚西风瘦,峰衔北岭高。
春风怀夙约,踏月过禅林。
花落无人迹,径幽且独寻。
水通到门路,云识入庵心。
老僧头拥雪,领客下阶行。
尽日坐山影,有时闻市声。
千峰平裹寺,一径背通城。
欲坐又还起,白云随我行。
一空皆佛性,群动共秋声。
崩石斜分路,支冈半入城。
山空不隐响,一叶落还闻。
龙去遗荒井,僧归礼白云。
虫丝昏画壁,岚气湿炉薰。
一筇吾事足,身世付科头。
渐长石间笋,半遮林杪楼。
云飞山欲动,木落塔如浮。
十步九憩息,行行不计程。
径长人未尽,寺近地差平。
古井知潮候,重云隔磬声。
峥嵘卢山高,下看三江水。
青天瀑布飞,白日看烟起。
人家闲崦口,石道乔松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