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屋狩吴越,勾陈俯江津。


迢遥八骏御,时迈慰斯民。


汉祚歘再兴,周邦命惟新。

我公英爽笑臞仙,来占东南古洞天。


几度倾身安社稷,一朝袖手向林泉。


长劳海内簪缨望,小作山中杖屦缘。

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


挽去暂成调鼎事,归来还作钓璜翁。


东山胜践今人见,西洛耆年几客同。

释子相延暂解冠,一宵清话到更阑。


漆盘香烬死蚯蚓,纸瓦雨声鸣弹丸。


往事莫将闲口笑,劳生谁在定中看。

好胜时多尚己为,前人勤力必随隳。


所图营葺犹如是,欲树功名即可知。


昔慕先贤形藻绘,本同来哲作箴规。

阅古堂成在北边,希文诗笔美前贤。


高吟尚纪终军策,小字如观乐毅篇。


欲起贵名增世慕,更刊馀礼广人传。

嘉道以还论粤派,谭张之外此名家。


瓣香故里尊红杏,养志高堂谱白华。


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鼗铎老天涯。

铁江泥泥,其流长深。
奕奕新堂,有书有琴。
有桥在高,有梓于阴。

九月霜降公堂成,江侯寄诗求所名。


定名揣称事不易,以予朴直言必诚。


百词号呶片语决,十役漫汗一教行。

欲医诗病了无方,怅望黄州旧雪堂。


岁月易奔梭一掷,文章徒费纸千张。


相如赋丽终迟思,李广兵微未得当。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辉彩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茫茫巨海流银沙,光分民舍并官衙。
诗人说诗等说法,四坐缤纷天雨花。


寥寥小巷绝人迹,谁肯柱杖过吾家。

德馨夫何如?明德以为馨。
君子贵自昭,虚室生天灵。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有瑞复有瑞,有瑞在虞周。


气机一相感,谁辩瑞所由。


邈兹千载下,同气如相求。

天下人子皆思亲,思而显之能几人。


入堂省亲亲不见,长向羹墙见亲面。


身苟不立名不扬,九原何由发幽光。

堂堂范公真天人,配我仁祖为元臣。
材兼文武怀经纶,先忧后乐不为身。


上与夔卨相等伦,正色朝端批逆鳞。

地擅溪山美,乡称德义门。


衣冠先泽远,诗礼古风存。


瓜蔓绵相引,槐阴绿正繁。

病骨那堪玉带围,在山心事出山违。


中郎有句能成谶,泉石他年待我归。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

绨袍谁念故人寒,转徙萧然老伯鸾。


幸喜云山无屋碍,始知天地出门宽。


悠悠岁月蚁旋磨,落落功名鱼上竿。

清晖何处有园堂,消得先生句发扬。


百世空留遗墨在,后生并不识骊塘。

卷中人物想乾淳,老笔题诗意转新。


却怪洪杨交不合,诚斋亦自是诗人。

丛丛堂下萱,蔼蔼枝上花。


岂无众草木,独此能荣华。


况当朱明候,连续开丹葩。

君家遥借我家山,我亦时来一笑看。


缥缈云扶千叠秀,空蒙翠滴两州寒。


已将老目供秋晚,未觉豪心怯酒阑。

幽行已办百枝扶,况有溪山近故庐。


水碧山光都几许,道人着眼恰无馀。

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


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


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

子之于亲,思无不至。


生育恩深,与天地媲。


一别千古,终养莫遂。

柿红萱花映阶浓,泥紫芝函带玺封。


善积古称家有庆,身强今看子其逢。


寿觞莫惜斟三雅,禄养犹期馔万钟。

倚相端能记典坟,子羔未可治人民。


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


堂下从渠糟粕议,城南容我简编亲。

忆昨淳熙跻寿域,东朝长乐庆七十。


谭家有子列冠裳,翁媪同时膺命秩。


两宫今奉慈福宫,万有千岁三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