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见说仙游梦更奇,县衙西北状元祠。


麒麟天上传双趾,兰玉庭前长并枝。


读到父书应自易,绳来祖武定非迟。

少府斋头柳更青,蔼然佳气欲充庭。


昆冈乍吐双良璧,楚部先占二小星。


共道龙门饶续史,雅闻麟笔有传经。

袅袅朱弦留上客,泠泠修竹对高轩。


重檐舞雪银花缀,曲槛回风翠叶翻。


湘浦佩环临渭浦,秦园词赋拟梁园。

习隐开三径,耽幽构一斋。


吏人稀到户,鸟雀自驯阶。


药补身差健,诗成闷强排。

卧病常迟起,焚香独燕居。


聊因谢簿领,暂得弄琴书。


岳色盈虚牖,泉流绕暗渠。

重阳愁独酌,深夜喜相过。


万里惟秦客,三杯亦楚歌。


霜笳沉海月,风雁起滹河。

梦中握手不知劳,顾我犹穿旧赐袍。


茅屋江头真野老,玉堂天上实仙曹。


每见杜陵怀李白,何如若士望卢敖。

幽栖已出喧嚣外,老疾偏怜见在身。


万里交游空对月,半生风雨不知春。


当年玉署曾分直,今日乌纱独制巾。

衰疾事朝谒,迟留不忍离。


恩深明主眷,义重故人思。


蚁酝分官瓮,羔肩侑客炊。

昔年染翰共承恩,今日看云忆故人。


两鬓萧萧空自老,不才未有报涓尘。

看看腊尽又逢春,想见春来气象新。


造物小儿徒自苦,先生已办逐傩人。

先生何事最关情,人道如今太瘦生。


故旧年来多老大,题诗不觉泪纵横。

闻道维摩面欲焦,他乡相忆客魂消。


亦知松柏苍苍色,纵使经霜未肯凋。

不见堂前雀送鳣,只闻幽室药频煎。


越人亦有方堪寄,却恐桓侯笑未然。

见说新来坐不眠,重屏围暖拥青毡。


但闻子敬歌桃叶,岂有杨枝伴乐天。

词垣罢直已多时,窗户流尘生砚池。


事业到头须努力,年过五十未应衰。

近见椷书到玉堂,忽闻伏枕意难忘。


形容不是缘诗瘦,坐卧多因爱竹凉。

东里先生懒著书,新栽花竹似郊居。


病来对客无谈笑,麈尾高悬室自虚。

昔年我病公南去,公病今令我北思。


怅望停云千里隔,竹窗樽酒负佳期。

接武青宫列两坊,恩荣兼秩实非常。


追陪琐闼春风暖,进讲文华昼景长。


每切葵心倾晓日,竟同蒲质老秋霜。

圣主崇儒冠古今,辟雍遥迓宠光临。


百年礼乐昭文运,一代仪章着德音。


释菜周旋华衮盛,授经敷畅讲筵深。

圣祖巍巍功德高,曾紬石室笔同操。


始终纂述多从故,事业铺张敢谓劳。


丹禁清风传玉漏,瑶阶红日转金鳌。

昔者承恩共拜官,两班分日直金銮。


晚来归舍星同戴,晓起趋朝漏未残。


墨点龙笺濡彩笔,烛传庭燎捧金盘。

千梳白发如霜染,一寸丹心向日悬。


梦断鸡声茅屋里,朝回凤阙彩云边。


寿征远致高贤祝,诗句频烦过客传。

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两地寸心悬。


仙郎使节来江上,少傅题椷自日边。


远荷绒缣温我老,辄将珠玉向人传。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麈挥。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盘错载逢知利器,冰霜屡阅见生涯。
轻车熟路老为县,短什长篇真当家。
今雨田田饶榖粟,东风处处长桑麻。
淑德由天赋,高堂足母仪。
梨云飞梦杳,薤露些歌悲。
双璧同玄室,诸孙见白眉。
良玉堪瑚琏,宏材中栋梁。
云衢淹素志,旅梦熟黄粱。
书阁芸香散,吟坛草色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