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屏老,家住海东云。
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
无益费精神。

图经云此有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


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


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村起远烟。

十里稀逢寸地平,且无木影荫人行。


凫飞难学王乔舄,鱼贯全如邓艾兵。


樵子献花簪帽重,山灵供水入瓢清。

俯瞰二州烟晻霭,遥瞻八面壁崔嵬。


乃知仙圣门庭广,也放长房跳入来。

乐事分行役,矧兹及暮春。


携我诸友生,沿流问真源。


独行罨溪渚,澄心茂潭渊。

暑怀烦郁。
危栏徙倚,凝情独立。
榕叶连阴,横冈接秀,壶峰凝碧。

松根系马望巑岏,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乾坤纳纳知音少,岁月悠悠行路难。


老我南山仍射虎,何人东海与持竿。


风前薜荔秋衣薄,露下芙蓉古剑寒。

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
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广乐何年到海隈,犹馀鼓迹蚀苍苔。
波恬已幸梯航远,不遣扬桴此日来。
何处浮来海上槎,寻源此地若为家。
常邀夜月沧波外,大有辉光照荻花。
草色苍苍海雾盈,污邪何日始堪耕。
沧桑莫说功难就,已藉居人力渐成。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
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崇岩百丈俯芳洲,壁立当霄据上游。
一任浮云自来往,巍巍巨镇古今留。
岧峣异石出岩头,一派潮声向此收。
疑是山灵因望海,独能端笏礼阳侯。
奇峰巀嶪驾洪涛,何必三山并戴鳌。
海若固应怜负重,化来此地转孤高。
澄潭山下一壶悬,须信壶中别有天。
潮退真源清自见,堪将仙液拟流泉。
长堤如带玉为堆,不减昆丘石洞开。
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
群峰叠叠起青莲,朝暮溟蒙泛瑞烟。
岂是孤根沾广润,芳标时映海中天。
清溪幽且深,猿鹤邈云峤。
中有冥栖士,隐几若埋照。
我昔从之游,远落苏门啸。
载酒送公感兴长,木兰吾昔泛轻航。
萍蓬每忆当年迹,河岭那堪此日觞。
春啭锦莺歌断续,潮生珠海泽汪洋。
壶山积雨朝来歇,商飙吹红入枫叶。
感时对景足惊心,况复行人话离别。
去年君向壶山阴,六经义理钩其深。
壶阳腊月梅花发,花下吟诗一送君。
求道立残门外雪,思亲望断岭头云。
旗亭此日难分手,尊酒何时更论文。
壶山分得半岩青,小筑藏书宕数楹。
云絮晚凉当户落,苔花晴润傍琴生。
光阴莫放闲中过,学业偏于静里成。
羊城僻地筑幽居,幸得壶山仅亩馀。
苔径不嫌车马迹,芸窗常对圣贤书。
吾伊声歇犹思索,灯火光残尚卷舒。
生香活色,似丹青宛转,描来情丽。
滴粉搓酥成百咏,字字绿酣红腻。
十样云笺,三升墨露,会得惺忪意。
壶山相对自童儿,五十分能蟹井窥。
寄语诸君休惮险,更须脚力验它时。
远看颠狂近转迷,有才老死便幽栖。
咄嗟万里云弥合,昏黑孤城日正西。
北极河通千涧近,中央天接两傍低。
万古凌空孤拄轩,百年那得此身存。
醉醒欲扫云开眼,兴逸谁归月掩门。
走遍莆阳随处有,游观天下见人论。
忽忽岁将暮,烈烈北风凉。
霏霏雨素雪,皎皎南枝芳。
懆懆念良友,茕茕在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