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请假来多少日,五旬光景似须臾。


已判到老为狂客,不分当春作病夫。


杨柳花飘新白雪,樱桃子缀小红珠。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不宿青枫学子规,不穿绿柳伴莺啼。


双飞只爱清江水,自喜身轻照舞衣。

社日今年定几时,元宵过了燕先归。


一双贴水娇无奈,不肯平飞故仄飞。

分应天与吟诗老,如此兵戈不废诗。


生在世间人不识,死于泉下鬼应知。


啼花蜀鸟春同苦,叫雪巴猿昼共饥。

鹁鸪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飞自不同。


胡粉未生轻蝶白,燕脂先绽野樱红。


高高树里秋千月,猎猎墙头蓓蕾风。

上林谏猎知才薄,尺组承恩愧命牵。


潢潦难滋沧海润,萤光空尽太阳前。


虚名滥接登龙士,野性宁忘种黍田。

淹卧清漳续畔牢,平时赋笔谢登高。


决科漫欲当三道,作颂何曾敌二豪。


久侍经帏惭肉缓,骤歌楼雪觉心劳。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麦风吹雨正徘徊,忽报书从郡閤来。


道薄谬应宗伯选,诗成徒费谢公才。


九霄示路空知感,十上惊魂尚未回。

东海儒宗事业全,冰棱孤峭类神仙。


诗同李贺精通鬼,文拟刘轲妙入禅。


珠履早曾从相府,玳簪今又别官筵。

旧隐梦牵仍,归心只似蒸。


远青怜岛峭,轻白爱云腾。


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僻巷谁相访,风篱翠蔓牵。


易中通性命,贫里过流年。


且有吟情挠,都无俗事煎。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扫苔迎五马,莳药过申钟。


鹤共林僧见,云随野客逢。


入楼山隔水,滴旆露垂松。

本求仙郡是闲居,岂向郎官更有书。


溪石谁思玉匠爱,烟鸿愿与弋人疏。


自来江上眠方稳,旧在城中病悉除。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回仙飞过九峰来,妙语灵音扫俗埃。


懒答西池青鸟信,笑衔东海紫霞杯。


榴皮可画还须画,桃核堪栽底欲栽。

子猷非兴尽,犹是雪中回。
终愧凿坏遁,难逢结驷来。
芸窗黄叶积,蒿径白云开。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
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
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
少小为儒不自强,如今懒复见侯王。
览镜已知身渐老,买山将作计偏长。
荒凉鸟兽同三径,撩乱琴书共一床。
冶城一带,见江上、无数遥峰环翠。
柳绵初暖,杏蕊微含,正值烟林新霁。
茅屋三间,低亚藤萝墙外,偏是垂垂独倚。
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
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
轩车到处万民安,手种桑麻露未干。
吹面不惊风似雪,当头喜见月如盘。
好花欲放还微雨,春色初来尚薄寒。
亲操井臼未全知,不见高堂白发丝。
护惜犹思依母日,梦魂尚忆作儿时。
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
春光烂漫去重回,斗转星移岁度催。
楼上微闻吹玉笛,花间常愿共金罍。
疏梅艳夺三冬雪,爆竹声喧一院雷。
无多芳序老帘栊,更趁新晴过郭东。
已办芥菘为老圃,犹随桃李笑春风。
百花香色无其味,五谷饥荒补此功。
昔我仓皇来避寇,木叶已脱山容瘦。
玄乌罢飞白驹驰,丹桕一株又锦绣。
我心疾疢足更蹇,照眼秋光泪盈袖。
几日东风,流光暗度,又是春韶情味。
柳色青青,隐映碧桃开未。
刚社燕、啄遍芹泥,渐粉蝶、暗销香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