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舟中万里行,灯下一阳生。


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


霜乾风愈劲,云淡月微明。

岁寒人墐户,霜重独登舟。


弱橹摇孤梦,疏篷盖百忧。


但吟今不乐,岂计几宜休。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孤猿更叫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钱清渡头船夜开,黄茅苦竹闻猿哀。


客官酾酒水神庙,风雨满江潮正来。


蒸饭炊鱼坐篷底,不觉舟行两山里。

春露沾衣夜气浓,吴波不动柳无风。


倚篷觅句清无寐,一片蛙声月色中。

船头夜静天如水,渡口潮平月在江。


灯影摇波风不定,老龙吹浪湿篷窗。

孤舟一夜发龙湫,水逆风回上石头。


暂泊沙洲过夜半,卧听钟鼓是升州。

鸡鸣只傍五更长,瘦马陵兢影自伤。


一样卢沟桥上月,不知南去便如霜。

月拥层城万堞开,天垂极浦片帆来。


如霞独赏长康语,似练还惊谢朓才。


拂袖中原堪落拓,曳裾公等重徘徊。

粤客龙须席,吴娘鸭嘴船。


一声兰桨发,惊起月中眠。

落月依荒戍,流烟暗里河。


纷纷舵楼女,未曙唱吴歌。

一纸千金手自裁,片鸿遥托渡江来。


只应不隔嫦娥面,月里封题月里开。

风吹古关口,万木响如裂。


凄凉异乡客,骑马关下月。


板道霜凿凿,石梁溪咽咽。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故山在何处,乃在白云端。


今夜孤舟宿,方知海气寒。


潮声欹枕听,月色隔船看。

中宵梦破子规啼,以梦寻家断复迷。


罔觉何思深似海,翻疑不酒醉如泥。


天风忽许高帆举,山月初将短棹携。

暮云飞尽海门开,越客扁舟万里回。


一片青山涛浪里,不知帆过子陵台。

赵州城南骑火明,凤跸鸣銮中夜行。


挥鞭晓问邢台驿,一日还过百八程。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祗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

日落烟水寒,解缆清江渚。


中夜北风来,相送潭州去。

未卜西昌返,还寻南浦行。


清秋千里外,永夜一舟轻。


风急高河动,星浮积水明。

天末云霞暝,城隅烟水深。


维舟呼不见,渔火坐相侵。


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

参横斗转夜冥冥,车铎郎当唤梦醒。


远树颠风犹未绿,遥山得月始能青。


问津野渡人难觅,沽酒荒村户尚扃。

客意急前路,中宵刺小舟。


寒潮随棹去,明月有声流。


袱被裹诸子,梦魂围一愁。

田家夜收稻,吾亦适江关。


灯火远相映,去留俱不闲。


水喧仙女庙,月上谢公湾。

夕泊大堤口,雨气侵肌骨。

舟子不得停,鸣桨中夜发。

闻道海门近,惊栗不敢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