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楼百尺倚高寒,上尽危梯宇宙宽。


秋近渐看河落角,天回更觉斗阑干。


茫茫浦口烟帆远,坎坎城头漏鼓残。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


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


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


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山城望月中元夜,天运循环四序周。


顾兔又从银汉灭,磔蟆空抱玉川忧。


清台视梫当箕尾,仙使乘槎隔斗牛。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


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欤故国赊。

水阁中宵动,寥寥起远思。


秋风生折苇,星彩动寒池。


白社孤前约,青云少旧知。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暮霞收绮碧天清,难遣茫茫万古情。


影里河山新世界,镜中宫阙大光明。


虚无星陨灵槎约,缥缈云回玉笛声。

阶除萤火乱纵横,独立虚无见紫清。


北斗三更昏夜色,南风五月变秋声。


思归不但如王粲,恸哭真应似贾生。

云开山月入潭静,照见千山山月清。


潭月照山山照水,不分明处最分明。

秋风初起白云净,湖水将平青树浮。


空际无人光自满,夜深谁解著双眸。

层阴隙处清辉漏,斜照东轩。
桂影森寒。
许折高枝未有缘。

客居如空山,风物澹欲绝。
返照既已收,余霭旋明灭。
泠泠冰下泉,了了松间雪。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点点万家灯,风清醉复醒。
广轩高绝处,俯瞰一天星。
咫尺群山不可登,箫条清梦隔垂藤。
岩花雨洗香沾草,雪树风来冻逼灯。
肝胆醉中时自见,文章穷后转堪凭。
黑云状如兽,片月来点睛。
虽云巧相合,望去如画成。
少焉月相左,云亦枝叶生。
湖光似秋。
月光似钩。
是谁开放扁舟。
闲拓碧纱窗,放入玲珑月。
冰簟展银床,凉浸幽花骨。
灭烛露花滋,天外飞鸿没。
愁来无酒话无人,明月楼中万里身。
说与长江流水去,汝今穿海入吾闽。
秋天碧云夜,明月悬东方。
皓皓庭际色,稍稍林下光。
桂华澄远近,璧彩散池塘。
明月有馀鉴,羁人殊未安。
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净,光光草露团。
清流一带抱江城,望入西山尽月明。
隐隐人家藏树里,轻轻渔舸傍沙横。
径中不睹陶潜迹,榻下空留孺子名。
朝看云际雪,夜月坐中楼。
宛似青天上,俯观银汉流。
犹怜目未尽,好为上帘钩。
群峰摇夜翠,当夏亦凄清。
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
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