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去山二十里,往还资仆夫。


哀敬不自申,筋力知何如。


晨出暮还归,迎门嬉众雏。

有田杨漕湾,躬耕代徵禄。


万里资负米,连岁又不熟。


飘然我来归,有泪不敢哭。

疏疏涧底松,兀兀山头石。


含凄陟连冈,暖焉先子宅。


微生足忧患,有愿守蓬荜。

平生和气满襟春,往事飞凫自在身。


风伯已驱天上雾,凤书仍起汉滨人。


一鞭草色吟青嶂,几刻花阴梦紫宸。

一笑行抛汉水湄,野梅残雪照旌旗。


啼莺未与春先去,归骑犹呼雨自随。


干禄且优垂老姊,穷经自有起家儿。

大夫古君子,不可今人求。


蝇营鄙世态,贪吟口不休。


一朝膺事任,卓尔茂勋猷。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溪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尝阅淮南图,萧萧草屋少人居。
及读广陵集,恻恻我心欲垂泣。


吁嗟恋乡国,生死不肯去。

锦楼寿曲未须吹,且听江边老妇词。


但愿年年好官长,一如官长在官时。

画堂深处腊前开,应笑孤根庾岭隈。


不比一枝随驿至,肯愁三弄逐风来。


华繁素逼窗纱月,香重寒销印篆灰。

邻里相欢起美谈,通衢高柳碧鬖鬖。


至今风俗称虞芮,目击岐周始自惭。

一声浑化未来宫,当日联飞真乘龙。


策足津途趋要切,掞庭华藻称纤秾。


青云荣贯谁同得,白首朋樽此幸逢。

丈人乐高旷,阅世等樊笼。


池馆重城外,尘沙一笑空。


红蕖新过雨,修竹自生风。

一章飞达九重天,求解黄堂石二千。


甘守绿园三亩宅,肯贪红药八花砖。


利名摆去灰心定,功行修来月性圆。

一指斗魁天陆北,五新蓂叶帝阶傍。


降神山岳全储秀,遍射桑蓬骤发祥。


厩暖共看驹汗血,玉灵争记水流方。

郎官高会一时贤,胜践幽栖近接联。


敢论怀黄夸故国,聊欣垂白上华筵。


同心况是论交旧,二首何疑贵老年。

万岁山中美木成,古今灵寿得嘉名。


龙鳞未测他年化,蜗角先从每节生。


禅拟问来须便打,醉思吟后不妨行。

买得田园便退身,世间今作自由人。


不争路上风波静,无相光中日月新。


红叶委阶非异物,碧峰当户见全真。

飞尽杨花见绿阴,飘然轻盖返家林。


野堂泥落归双燕,纹簟风清戏一禽。


秀麦柔桑皆有望,高轩华衮久无心。

闻君初欲挂冠缨,便构兹堂不日成。


桐桧茂阴归后得,烟霞高兴坐中生。


禅心皎月通宵静,诗思寒泉彻底清。

新得亭名号翠阴,轩窗环合尽青林。


定知野客先回顾,何处山禽自好音。


池面有莲风气馥,城根多竹月华深。

势利驱人去若流,君才六十便归休。


归时不及家无有,但问松安竹健不。

窃禄偷安到白头,一闻高韵使人羞。


如今便欲归休去,已愧迟君八九秋。

落落明珠骇暗投,知君所得在无求。


直须言下通非句,识取澄潭皎洁秋。

鍊得朱颜老不衰,归来三径有馀资。


青林蔽日深开第,翠竹生寒密映池。


明月泛觞频度曲,华灯照序未收棋。

治声临颍复临川,籍甚临江已预传。


但怪骅骝在泥滓,会看鸿雁撇云天。


杯翻竹叶深留客,浦涨桃花小系船。

坐看连名策太常,青云稳上不须忙。


尽收骐骥无中驷,别拣楩楠有豫章。


玉殿桂留今日影,琼林花记昔年香。

璞玉浑金量,经邦论道贤。


肖形真间气,委蜕欻终天。


穗帐群公奠,楹书奕世传。

贾傅少驰誉,平津晚遘时。


生贤不俾寿,造物孰能知。


故事留乌府,清规载凤池。

忆寓龙阳馆,曾陪布素游。


登朝俱老大,分袪几春秋。


脱屣追三景,遗衣复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