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病卧蓼床欲断魂,花开花落自黄昏。


白云界限西河水,明月梅花梦扣门。

远抱行囊未解琴,天涯何处遇知音。


东风不与梅花约,妙合乾坤一点心。

一官迢递大江西,把酒都门惜解携。


孤棹远经秋浦驿,双凫遥向弋阳溪。


荐章已应丹书诏,祖席还分彩笔题。

东风吹花舞晴雪,正是京华夏初月。


上林日暖散莺声,似与行人送离别。


翩翩凫舄出九关,一尊酒尽添朱颜。

吾乡风土冠七闽,建瓯二邑相比邻。


清和之风此融结,山水秀异民心淳。


风淳俗朴无乖戾,从古迄今称易治。

旧雨篝灯在泮池,回思曾未几多时。


膝边男女各成配,头上鬓毛俱转丝。


久逐尘埃惭潦倒,先归岩壑得便宜。

不种桃花种菊花,渊明衣钵不曾差。


读书教子得真趣,炫玉看人痴到家。


禾役万丘迎雨合,橘奴千树带烟斜。

看到圭峰又定山,一囊诗卷入长安。


郑公台下谁知蔑,光范门前却笑韩。


何处儿曹仍竹马,此时公论付衣冠。

何人豪气贯虹霓,论绩天曹首不低。


千古江山留即墨,一时人物想祁奚。


梅花漾月清诗梦,雪色封尘净马蹄。

世情绝口且衔杯,明日仙凫去又来。


风雪故裘应未敝,江湖佳句正堪裁。


轩昂不问山公启,感慨谁寻郭隗台。

少年相约事经纶,未老公先作隐沦。
山屐踏残花底月,海螺倾尽瓮头春。
眼前好事三更梦,身后虚名半点尘。
白头湖海愧婆娑,高致如公见几何。
射鸭堂深明月满,养鱼池迥落花多。
登山不必携红粉,近水还应衣绿荷。
云白天青映海山,使君花县白云间。
山中老稚收成毕,齐望双凫日下还。
中条之山何雄哉,层峰叠嶂高崔巍。
太行嵩少与之相胍络,禹门凿断迥向中天开。
下有黄河水,奋激声如雷。
秋来城下柳条稀,祖席官亭醉落晖。
小邑弦歌千室远,空林怅别几人归。
舟移越渚清砧候,路入吴门驿火微。
忆昨文场识俊英,五茸出宰看君行。
编氓久习循良政,老我能无桑梓情。
共说姚崇春有脚,悬知子产颂将成。
望别巢溪未百年,名家风物故依然。
楚乡兰芷生春色,仰阜松筠薄暮烟。
远道亲交劳问讯,隔山邻舍岂论钱。
南山有池,溉田山下须用机。
何如陈侯泽,膏雨徐徐民不知。
南山有龙,岁旱必祷而潜通。
仁邑将几年,侯车属初下。
山田岁多穰,土风朴而野。
征艺租鲜逋,优哉讼庭暇。
忽传海外来青鸟,行庆杯中映紫霞。
芳草伴人频作客,白云何处倍思家。
已知陶令归餐菊,犹似潘郎学种花。
奇花丽容色,好鸟和清声。
花鸟无情物,爱之心自诚。
自诚非勉强,好恶乃其情。
霄汉飞腾见羽毛,花封抚字不辞劳。
生前德政舆人诵,身后贤名圣主褒。
流水汪洋遗爱远,青山崒嵂故祠高。
云霄未竟忠勤志,江海空怜濩落身。
便欲乘风问真宰,赐环何日起孤臣。
读礼三年守故庐,形容衰槁鬓毛疏。
聪明不及前时远,虚负牙签架上书。
学与孔颜为后进,官疑卓鲁是前身。
共知今日循良宰,定作他年社稷臣。
王事贤劳不暇居,风流才调更谁如。
公馀赖有斯文念,分得阳春到草庐。
积雨豁新霁,清和美风日。
幽草萋以繁,嘉树荡初密。
危亭肃清敞,盛集任真率。
房陵山水绕郊墟,令尹新除甫下车。
耆旧好寻高士传,交游为寄故人书。
千家桃李春风后,百里桑麻夜雨馀。
林下轩居无限清,虚棂面面常不扃。
孤桐三弄晚风细,老鹤一声秋月明。
高山流水谁解听,玄裳缟衣真有情。
洞里流泉洞外门,悠然物外是江村。
因投簪绂开三径,莫向桃源觅独园。
顿觉群喧忘净社,只馀百籁和吟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