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闭门菜甲渐成圃,避地桃花亦有源。


拄杖徜徉成日涉,神游天外此身存。

一天山裹一天园,地傍西湖负郭村。


丘壑自专吾可老,湖山高卧我无言。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亦复何为,奈范叔、一寒至此。
君不见、崩涛骇浪,滔滔皆是。
楚尾吴头家作寓,灯天砚地身为寄。

瓦釜雷鸣,难复问、黄金土价。
阅多少、初莺早雁,花开叶谢。
炙毂因人谁见许,新亭有泪无从洒。

北郭青墩,想魂魄、犹应恋此。
敢则谓、青山谢傅,将无同是。
相赏便携泉石意,自怡只合烟霞寄。

努力加餐,亟为问、江东米价。
堪叹息、空囊羞涩,长途衰谢。
万里帆随鸿影落,孤灯泪共牛衣洒。

风雨江干,算旅况、谁能遣此。
几欲向、箜篌邻女,唤公无是。
一一江豚掀浪拜,双双哀雁沿洲寄。

深柳堂成,难自掩、文章声价。
羡此日、绛纱高座,凌颜轹谢。
爝火百年供啸咏,龙鳞千仞凭潇洒。

别业篁川,曾记得、昔年经此。
恰两岸、依依绿柳,树犹如是。
老屋欹斜仓鼠窜,丰碑倒折枯藤寄。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我家应天山,山高数万丈。


上开园池美,林壑千万状。


山西有龙虎,烟霞耿相望。

当年倾盖识君初,烂饮天山驻使车。


秋去安仁空有赋,雁来公瑾又无书。


林峦红叶知人老,篱落黄花亦我疏。

憩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馆变春温。


未能鹏翼腾溟海,不得鸿音过雁门。


千里云烟青冢暗,一天风雪黑山昏。

沦落天涯数十秋,区区班笔早年投。


采薇山下慵拈草,洗耳溪边懒饮牛。


振武扬威难射虎,忘机绝虑不惊鸥。

北征已十年,抑郁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满目鹯鹰飞,晴天猎鸿鹄。

仙隐生涯,石交名宿,送老隔朝官府。
曾到江源峰第一,正作青城山主。
离堆烟树。

暨阳别驾真清官,弹琴诵书民自安。


幽居恰近范蠡宅,官舍政俯西施滩。


水声入林竹根冷,山云落几香炉寒。

闲披金鉴许谁同,每忆先朝指佞忠。
九庙有灵留铁面,千秋遗草照丹枫。
天山堂外人犹昨,风月楼头韵转工。
投壶盘辟短长歌,狸首风猷浑未磨。
奏鼓已曾宗鲁薛,奉觞犹自洽中和。
高天焕揭槫桑日,巨海源通星宿河。
六月炎荒疑冻雪,天山池馆枕幽城。
已无酷吏阶前拥,时有故人天上迎。
竹叶影侵诗骨瘦,柳梢柔扬葛衣轻。
五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
连山晴黛分岩洞,列戍昏烟叠鼓鼙。
陇上梅花无雁过,庭前榕叶有莺啼。
不能蚤岁作农夫,强学为儒途路迂。
老有微官沾薄禄,钝无捷径上荣衢。
遥峰窣堵似屏展,近岸拒霜如锦铺。
杖藜随处是天台,更喜刘郎此地来。
共访仙源莫归去,山城今有楚云台。
江门风月此尊前,吟弄俄经五十年。
少壮光阴莫虚掷,好从端默契心传。
天山洞里径森森,白日青尊对绿阴。
云影山光看不厌,几人知道洞天深。
柳塘竹坞睹风轻,日午黄鹂深处鸣。
读罢草堂无一事,尊前同对水云清。
万松郁蟠天为黑,上有虬螭护名刻。
行人交说大唐年,仰视碑文身手侧。
毡椎下拜施拓工,往往震撼鸣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