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


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


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

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豫章有家学,礼乐不见收。


为养不择禄,凄凉向炎州。


揽结桂树枝,谁为玉雪谋。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羽客栖玄紫极宫,楼居三景自玲珑。


游云宛在洪荒世,探道元居恍惚中。


窗白夜生南浦月,帘高时卷上江风。

调御出火起正念,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


向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

士有希古者,端居在衡茅。


鸣琴既无谱,酌酒亦用匏。


气淳语言朴,其俗自不浇。

禄仕何能不厚颜,千金难买是身闲。


浮生莫问妻孥计,华发先催案牍间。


花县春杯犹满引,剑江魂梦已飞还。

窗外梅花照雪晴,江城松竹更青青。


宦游难学宜春槛,好向行窝别筑亭。

三友翛然奈岁寒,使君雅趣共盘桓。


京尘扰扰春游客,不满高人一笑看。

往时天大风,能吹华山裂。


坠此一卷石,或云太古雪。


粤自开辟初,云气所凝结。

梅花影里访幽栖,门掩寒塘水满堤。


两度相寻不相见,一帆风雨出梁溪。

潇洒刘太古,绝似鲍参军。


老去诗还健,情多酒未醺。


疏髯飘乱雪,长啸遏行云。

江南双鲤入春潮,客寄梁溪隐更招。


都讲每从支遁坐,赁舂犹在伯通桥。


椷来白雪歌难和,梦去青山路已遥。

旷隔金华彦,劳思茂苑春。
此逢青眼客,重见白头人。
德隐丹丘凤,名华赤水麟。
道在名方重,幽居常晏如。
眼前无长物,床上有残书。
素抱黔娄操,频空原宪储。
近来真倦客,怕蹋软尘红。
独向一楼坐,静观诸境空。
官河添夜雨,宫树带秋风。
前年姚令下阳羡,老夫为赋铜官山。
飘飘道人今复往,有如孤云谁可攀。
三尺古琴膝上弹,一杯龙水刀无环。
我卧南山正如梦,朝来欲过左史洞。
阳羡羽人惠相访,三尺焦桐行自从。
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冻。
大圜杳何极,鳌柱屹不倾。
日月光最耀,众星莽纵横。
周天二十八,错粲各有名。
小屋如舟结构新,其间信宿脱风尘。
明朝归去夸朋辈,我是羲皇以上人。
山无甲子不知年,国入华胥梦枕边。
树老岂栽盘古日,枝栖独辟有巢天。
两仪石叫惊山鬼,八卦潭澄问水仙。
两仪石得阴阳气,八卦潭通坎兑根。
别有洞天开小口,个中凉不异桃源。
晴朝月夜最关怀,风雨来时景亦佳。
竹戛琅玕泉漱玉,梵音一洗太古谐。
对面山高草色鲜,牧童就草上危巅。
人如蝼蚁牛如豆,买得奇观不用钱。
绝好山川不染尘,得诗点缀耸精神。
山灵应共川灵说,多谢诗人为写真。
月临碧水倍生姿,山静水澄人醉时。
明月也耽山水趣,既斜欲落故迟迟。
隔一重江佛国开,剑潭寺隐碧林隈。
山僧日日通音问,故送钟声渡水来。
留住香烟鄣石屏,小窗读史与温经。
书声坠落空江去,舟子停桡侧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