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


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误,发为言句自超然。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陶写性情为我事,留连光景等儿嬉。


锦囊言语虽奇绝,不是人间有用诗。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曾向吟边问古人,诗家气象贵雄浑。


雕锼太过伤于巧,朴拙惟宜怕近村。

古今胸次浩江河,才比诸公十倍过。


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

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


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

官府太平无一事,凝香座上著衰翁。


飘摇短棹游方沼,缥缈高楼倚半空。


把酒夜深霜落后,吹箫人在月明中。

溪堂久矣无人到,千骑传呼五马来。


流水奔腾砥柱立,好山呈露晚云开。


指挥壮士驰骁骑,管领衰翁吊古梅。

身为吟诗瘦,家因好谊贫。


如何贤太守,不念可怜人。


橘井谁知处,桃源莫问津。

龚黄古贤牧,政事见于今。


疾恶风霜手,活人天地心。


躬行循吏传,时作谢池吟。

月中桂斫夜琅琅,捣就琼花绝粒方。


繇是蟾宫折云路,愿持云粉荐霞觞。

八千秋与八千春,此语繇来未识真。


曾共麻姑擗麟脯,笑看沧海几扬尘。

龙飞天子禹汤明,收拾英才共太平。


寄语吴兴贤太守,亟将霖雨济苍生。

韵华瑞籥应黄钟,六叶阶蓂舞舜风。


袖有西山童子药,清霜夜映玉颜红。

鳞鳞鸳瓦试新霜,斗帐寒轻夜漏长。


天上玉麟来瑞世,梦馀奎壁灿星光。

万里何尝入巴蜀,少陵诗中识桃竹。


更言九节奉真仙,无乃邛山有遗族。


平生二物几到眼,谁与周旋慰幽独。

谁持尺一下明光,新易泉南旧印章。


禁殿何时出颇牧,人间又喜见龚黄。


攀辕父老今犹在,骑竹儿童喜欲狂。

夫人无复拥鱼轩,旅榇归来倍黯然。


皂盖朱轓今有子,布裙椎髻旧推贤。


馀哀尽入虞殡曲,盛事当随列女篇。

漫郎与世苦不偶,俶傥如公世安有。


平生学书笔似锥,晚岁得州大如斗。


淮西道院长江边,天公付与公高眠。

汉阳胡骑嘶秦川,六龙御日升中天。


翠銮亲巡耀宝鞭,神武自作诸将先。


子阳盗据众万千,井中蛙腹不受鋋。

卓立曾知抱节君,百年根柢渭川分。


群居族属不易地,美质子孙皆有文。


移榻清临冰簟月,积书凉护玉签云。

民羸食阙官初到,壁破城残势莫全。


独马萧萧戈戟里,片言落落死生前。


身何我恤愁何贼,事在人为幸在天。

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
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


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

怀君旧是云中守,归去黄山尚卧云。


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与平分。

风雨教春处处伤,一宵云尽见沧浪。


全无片烛侵光彩,只有清滩助雪霜。


烟蔽棹歌归浦溆,露将花影到衣裳。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

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

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