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是州宁有古藤君,子弟班班行义闻。


又说水村烟郭外,伊家水树抹青云。

竹熨轻舆到处安,水温半菽尽情欢。


寸心不暂三晖置,万顷何如一亩宽。


高盖门闾华黼黻,斑衣岁月老巾冠。

命驾来寻孝子居,落花天气日长初。


乔松几个一双鹤,老屋数间千卷书。


高冢己沾新雨露,故家还守旧田庐。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
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

笄珥初归室,缫纫共起家。
清风依玉树,和气茁兰芽。
送子归黄壤,收名入白华。
彼白者华,维色之洁。
彼美君子,修德孔哲。
修德伊何,欲亲之悦。
好在刘真士,家居海上村。
义风今益振,德望老逾尊。
谯国读书裔,吴陵孝友门。
哭尽秋天月不明,哀容憔悴欲无生。
泪痕渍入泉台石,万古千秋父子情。
歌罢河东孝子诗,满堂宾客动嗟咨。
何由得著斓斑服,一日娱亲十二时。
汝翁早岁值风尘,与母分离三十春。
远道求之疑隔世,高堂喜极转伤神。
干戈满地方多事,骨肉全家有几人。
南仲杭陈氏,斗龙父所名。
家临百丈溪,父书传考亭。
夫亦人之子,胡独以孝称。
儿股伤残母命存,神功亦为感慈恩。
悬知今日丰山里,不愧当年孝隐村。
清誉只应敦薄俗,上书谁与乞旌门。
事死怜君若事生,母无前后孝俱成。
卧冰守柰千年后,肯许王祥独擅名。
刻木为娘刻意深,视成怡悦听成音。
雕工易刻慈亲貌,难刻人间孝子心。
巽隐为书元懋传,昌黎曾作董生行。
安丰县即丰山里,今古同存孝隐名。
乱兵夜入高邮城,孤儿失母号且行。
城边白刃耀霜雪,负母独出千人惊。
君不见鸱鸮生子食母肉,人间更有鸱鸮族。
幽湖老人七十馀,一身如蠹隐图书。
朝廷不起常夷甫,乡党已知徐仲车。
海燕定巢来屋里,林乌得食上阶除。
昨日一糕,今日一糕,明日又一糕。
三年不为久,卅里不为遥。
仙人不在杨泾桥,灵药不在葫芦瓢。
古涧元名揕,新祠正倚津。
一言无盗贼,千载有风神。
风雨林花晚,蘋蘩野水春。
丰城孝子身姓刘,年始十三复父雠。
天子临轩亲顾问,再拜阶陛重叩头。
臣父出宰海上州,奉宣德化纾民忧。
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义士蘋踪何处寻,辽阳万里塞云深。
趋朝自献遐方物,遗橐谁还旅次金。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
嗟孝乌,尾毕逋。
结巢向高树,养此黄口雏。
一朝雏成毛羽觕,终日返哺鸣呜呜。
霜天晓角寒灯擎,鸡栖腷膊声将鸣。
孝子侍疾忘旦暮,遽然梦醒神魂惊。
茶铛药灶床前列,珍馐供奉馨且洁。
丧期著常数,在古固有之。
嗟嗟三季后,礼让俗亦衰。
亲亡有不葬,况问功与期。
冷月酸风夜,长年闻哭声。
母今犹在隶,儿亦欲无生。
岐路固多阻,人神孚至情。
田家桑柳荫柴扉,谁道兵戈有乱离。
住舍尚存萱草地,生儿不及木兰时。
凤钗一折悲谁语,鹤表重归乐自知。
迎盗思安母,狼心未转移。
黄尘犹乞免,白刃已甘随。
饮恨应怜父,传家岂待儿。
股刲儿可忍,病去母能存。
不是轻遗体,其如感至恩。
秋风多在树,夜雨自生萱。
天兵自昔下宋时,常州之民皆死之。
百年政尔劳生息,一日犹然逢乱离。
妖氛易灭不足数,玉石俱焚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