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家书室依林坰,日夕清辉多在庭。


出户时看花屿近,卷帷唯见董山青。


苍苔古木连深曲,悬萝石上孤云宿。

吾友举用方自代,朋友之交,君臣之义,并见于斯,可以风世砥俗。
但大臣为国求贤,尤贵得之山林草野、疏远卑冗中,以其登进之道甚难,而真贤往往伏匿于此也。
若惟求之于平生久故、声绩夙著之人,则其涂隘矣。

方欲为农,且先学圃,舍旁隙地堪犁。
青青绿竹,抽笋傍檐低。
都是桃红李白,要添些、奴橘梅妻。

对客蒸壶烂,呼童剪韭频。


何如郑公俭,不让庾郎贫。

枉渚雨晴后,幔坡风暖初。


雁头收芡实,鱼子剥棕榈。

朽壤虫遍蚀,枯藜蚁倒行。


姜生黄菌蠢,茄熟紫膨脝。

野竹编篱细,山泉灌圃浑。


碧瓜方布子,紫芋更添孙。

淅淅风生砌,沄沄水满塘。


藕根穿土阔,茭叶过人长。

萧然身世尽宽舒,剩有工夫学种蔬。


每汲清泉勤抱瓮,旋锄荒圃谩携书。


绿葵紫芥香尤美,春韭秋菘味有馀。

君家樊圃恰三亩,学弄桔槔曾在手。


胶东舍下闻讽音,山阳林中足沽酒。


偶簪柱后惠文冠,忆灌汉阴烟水寒。

把君吟卷,羡群贤歌咏,太平寰宇。
不但流连花月事,空说酒家渔户。
鹿柴诗成,辋川图就,大得王裴趣。

先春欲吐,便琼瑶一色,铺为庭宇。
林下水边装点惯,雅称高人门户。
翠羽轻风,玉鳞斜月,索笑都成趣。

何来仙种,是广寒、栽向琼楼玉宇。
曾伴吴刚经斧斫,七宝同修月户。
叶底翔鸾,花边驯兔,凑合蟾宫趣。

洗红过了,看池塘柳絮,飞入檐宇。
露湿烟笼天一幄,不辨朱门蓬户。
百种萋迷,十分渲染,图写天然趣。

才过惊蛰,是轻阴地面,薄雷天宇。
一寸春泥封不住,欲进渭川千户。
箨未成斑,萌刚露角,中有甘香趣。

今年白下,趁春游、踏遍梵宫琳宇。
记得隐仙庵里去,一抹绛云遮户。
艳又藏丰,娇还带醉,满树杨妃趣。

朱家角里,料无因、缩做对门衡宇。
闻说瀛壶风景好,几许松窗云户。
不似城居,谷阳桥畔,绝少山林趣。

西园艺我麻,南园树我桑。
东风吹时雨,青青久成行。
春服朝犹赊,大布冬可裳。
别来岁序几回更,南望乡关眼倍青。
洛社衣冠逾昔日,襄阳耆旧半晨星。
蓝溪派远连洙泗,览德名高学考亭。
兰谷遗芳远,吾师德业全。
家声常煊赫,世泽自绵延。
四海交游盛,三冬问学专。
闭门种菜当生涯,戴月锄云趣益赊。
方宅阴浓陶令柳,平畦绿蔓邵侯瓜。
引泉堤外培菰首,插棘篱边护笋芽。
薙草诛茅地数弓,连町茅栗郁葱葱。
挽车劳勚徒思妇,作约殷勤每课童。
鸦嘴泥黏朝雨后,鸭头水挹晚塘中。
数亩崎岖带寺傍,水颓沙石古来荒。
住山有道神通现,学圃成蹊鬼魅藏。
每隔岁华留硕果,早从春事媚幽香。
学圃最深处,小结茅亭子。
簿书有馀暇,驾言来游此。
剪茅望崔嵬,约萍看清泚。
名园依水多修竹,琤琤响戛琅玕玉。
此君一日不可无,令人相对捐尘俗。
犹忆春初过学圃,参差竞长纤如琢。
胜集何妨信宿留,名园载酒正堪游。
停云三径当良夜,插菊东篱忆去秋。
细雨漫寻芳草梦,嫩寒欲上杏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