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战胜非难守胜难,逆图未伐胆先寒。
焉知天下无诸葛,始信军中有一韩。
当日雷霆归号令,至今烽火报平安。

风雨宜城路,重来白发新。


长江还有险,中国自无人。


枭獍蕃遗育,鱣鲸蛰怒鳞。

岸转异江湖,江水流城郭。


鸱鸮志意满,山鬼独一脚。

风顺月仍明,扁舟半夜行。


鸡鸣问前路,巳近九江城。

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


一样梦醒听络纬,今宵江北昨江南。

层构初成百战终,凭高应喜楚氛空。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

七月明朝是,孤舟病客非。


秋争一夜早,暑可片时归。


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苎衣。

扁舟孤泊下江干,父老能言保障难。


楼观日将金紫锡,江山天辟画图看。


风庐似倒降王旆,烟雀犹喧誓将坛。

长怜拙宦似今朝,愁水愁风上汉遥。


何似长年回鹢去,满帆秋色下枫桥。

平波细若剪,远岫膏于沐。


嗒坐舫斋中,空翠时一扑。

明牧念行子,又言悲解携。


初筵方落日,醉止到鸣鸡。


过客来自北,大军居在西。

十方三世万如来,不犯梭头宝座开。


单手元知不成拍,三台须要大家催。

休沐归宁恰后先,岭南江北雨云渊。


玉堂清梦知同切,湖海相思忍独怜。


稍喜鸣莺迁谷日,忽忘小草出山年。

李阳河北庆阳城,船到江心水逆行。


船头波浪舂天起,船底风雷动地生。

白郎楚楚关中豪,读书江南心独劳。


露凉松寺写周易,日莫兰丛歌楚骚。


家近千峰淮甸翠,舟乘三月大江涛。

市邑新荆棘,风沙旧路岐。


重添多少恨,可想战争时。


蟒气缠荒塔,萤光出废池。

清香凝燕寝,春色遍龙舒。


市井无遗地,人烟有定居。


柝声营屋邃,帘影酒坊虚。

客檐停坐久,军递接程初。


狂醉舒城酒,欣将建业书。


宦游空叹老,吟思未应疏。

收尽吴门桃李春,图书归箧未全贫。


小山好客能招隐,野鹤摩空耻傍人。


秋月乘舟堪咏史,空斋卧雪任闲身。

陶潜昔日居柴桑,诸儿嬉戏时相将。


吾生多累何感伤,况复离合殊无常。


烛儿长成亦自强,解念衰颓来异乡。

结绿殊增价,飞黄早出群。

带雪几归鸟,萧然集旧柯。


树明春意早,庭敞暮寒多。


绿醑同梁苑,清才并郢歌。

君过秋浦正逢秋,亦到枞阳皖水头。


九派先将明月去,三峰少为白云留。

鲸鲵起淮服,郡邑尽烧残。


兹城独完好,使者一开颜。


省风降文囿,弭节遵曲干。

超然之亭舒水上,绝景乃得天公偏。


石柱秋开金菡萏,星河夜落玉觥船。


独骑麒麟上倒景,下视蠛蠓空飞烟。

往年泛舟扬使旌,七月八月江水清。
秋江亭上好风月,莫怪我侬忘寄声。
南是长江北是淮,中间独坐吟高斋。
有书不报朝贵客,有梦不忆长安街。
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
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城南城北雪不消,城门道东无柳条。
我侬相别无可赠,学取楚语作歌谣。
户外黄尘满地流,亭边山色转幽幽。
牛无令斗残吾竹,客与俱来上某丘。
池上小风花树午,夜深疏雨橘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