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涯何处始为涯,墨已成冰笔似葭。
莫写江山投客买,更量江雪写梅花。

大钧播群物,零茂归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


籞寇导其流,仲任派其源。

度岭天全近,留霜瘴自徂。


郁林人比石,合浦字为珠。


念欲酬清郢,神应索大巫。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


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

麻衣补破纸为绦,不羡仙人宫锦袍。


天地老于双转毂,山河渺似一秋毫。


炼深宝鼎丹砂就,莹彻灵台夜月高。

风埃满面发蓬垂,欲学乔松久远期。


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不须玉女引巢父,那在神官邀退之。

归袖迎风拂面埃,青山望处白云埋。


如何千载离家鹤,学得仙时不便来。

黄菊催秋暮,青山劝客归。


事随时渐改,人与物皆非。


爽气收残暑,闲云送落晖。

淮南善画竹,其世宗虎头。


前身萧恊律,后身文湖州。


浓墨逼景献,健毫从澹游。

貌比鹤清癯,心似僧孤定。
茧纸豁藤入手来,照眼明于镜。
玉轴锦装题,蒐讨多名胜。
家在天南地尽头,白云归处海悠悠。
君行是我家居处,莫谩逢人叹远游。
春风不到海边天,喜见皇皇使节鲜。
料得吴儿心似铁,不妨多饮石门泉。
百雉层城雁翅开,阴阴古柏拥霜台。
登台正好频西望,千里荒烟接野莱。
使君千骑出长安,干越新开大将坛。
番令古城楼橹壮,康郎春浪舳舻寒。
军容班剑风云起,宾从胡床雪月残。
贞悯丹青不百年,已如云日丽中天。
顾兹文采犹馀烈,尚有孙曾足继贤。
一事能名遑自暇,三缣为报殆无愆。
三年回首端阳日,疏雨城东一款扉。
堆几枇杷共青李,拂窗杨柳间红帏。
寻常事过平时忆,老大忧来节物非。
远岫疏林澹有无,回溪密树又纷敷。
令人惆怅宫墙外,不写栏边水半湖。
语与城西汤定之,园花吹尽柳丝丝。
寻常别恨年年有,不是吴姬压酒时。
一尘黄不上丁香,似雪翻风风却黄。
日日好春风里过,令人梅雨忆江乡。
八法从衡篆籀文,墨池春水荡湘云。
任它门外风埃满,日报平安有此君。
凯之遗墨在人间,风起萧萧万叶寒。
何日携琴踏青藓,雨华台上听琅玕。
虎头诸孙妙飞墨,丛篁修纤傍湖石。
只疑湘江水湛碧,英娥骑鲸去不返,千古遥岑绾秋色。
虎头诸孙岂诚痴?飞墨即是苍筠枝。
故家乔木尽黄落,此君贞节仍坚持。
向年毗陵为录判,正声早腾青玉案。
石屋老人画竹石,后之学者森如织。
虎头孙子顾参军,八法纵衡写墨君。
匪阘翣之老稚,伊飞翻之羽翘。
戾九天之披拂,迟一气之扶摇。
莫笑虎头痴,偏怜凤尾垂。
粉墙遮不断,翠雨湿多时。
凌旦寻春处,莫言花未开。
仙人碧玉馆,艳女紫云台。
一醉连歌去,千金买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