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
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崇台高映大罗颠,三素流云绕碧天。
王母不来春又暮,洞门闲却古苔编。
云母屏风月影孤,碧云琪树两三株。
道童惯识钧天舞,偷向阶前教鹤雏。
七月三旬天不雨,两乡百里井无泉。
连畦接畛枯将尽,铄石流金势可怜。
江上雷云虚作意,山中草木欲生烟。
故国无田只一瓢,儒冠相误感萍漂。
虞翻骨相终迍滞,许劭题评漫借饶。
已养道心忘贵贱,故应荣分任渔樵。
一钱重丘山,斗粟轻粪土。
昔闻丰年乐,今识丰年苦。
东家米粒白如银,西家稻束大于鼓。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清泠竹树暗成阴,渐有溪流过此岑。
草草作巢方寄老,愔愔设榻本无心。
松门不隔红尘路,月叠初无俗物侵。
忆昔论文向酒边,忽来二十二三年。
别离老泪深春水,今古闲愁积暮烟。
吟作南音怀越土,望穷东浦隔秦天。
大驾清秋发,千官八月归。
风高沙雁起,霜落海鹰飞。
朝士谁青眼,山人尚白衣。
上海有贤令,九江文献家。
长材刀中窾,清誉玉无瑕。
吏静常封印,民安早放衙。
大醉云关后,归来水竹居。
由来百里路,难寄半行书。
水落南山直,天空白日虚。
仙人薛外史,高隐在幽闲。
碧云上清镜,皓月琼林坛。
博疋坐虚室,飞神修大丹。
明月照寒水,清霜积厚冰。
知君多念我,为客独依僧。
湖海十年梦,诗书半夜灯。
城枕溪流更浅斜,丽谯连带邑人家。
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处处花。
虽免嶂云生岭上,永无音信到天涯。
绝境久蒙蔽,芟萝方迨兹。
樵苏尚未及,冠冕谁能知。
缘崖开径小,架木度空危。
虎啸山城晚,猿鸣江树秋。
红林架落照,青峡送归流。
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
洛阳归老日,此县忽为君。
白发兄仍见,丹诚帝岂闻。
九衢横逝水,二室散浮云。
有事郊坛毕,无私日月临。
岁华春更早,天瑞雪犹深。
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
沦谪十洲新绛纱,彩毫三馆旧黄麻。
先皇旧史今余几,又向江南见翠华。
少日围棋侍谢公,当时忘却在春风。
绛纱东国三千士,白发西湖八十翁。
稽首仇池翁,归住小有天。
葛公尚远孙,岣嵝丹山传。
道骨亦有种,而今见婵嫣。
小槛锁玫瑰,群芳次第催。
刺多疑有妒,艳绝却无媒。
露洒啼妆在,风牵舞态回。
西亭会面即移船,迹扫青青翠竹前。
目击已知心照了,对谈何必日留连。
禅堂仙阁谁三界,岭月淮云自一天。
大老归真主,前朝遗数公。
精神时一会,出处道皆同。
起潞仪刑地,烦温燮理功。
圣贤遗陈迹,文章隐至神。
北天开盛际,南国起斯人。
兼济希先觉,公传袭大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