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舟湖渺渺,月白绝纤氛。


已见水如鉴,莫生波上云。


独征何慕侣,冷酌不知醺。

日下绣衣客,江南燕尾艎。


迹虽同鹢退,心不假犀凉。


旧国旌旄去,包原苑囿荒。

共逢香刹住,万景笔头堆。


池水蛟龙尽,汀洲雁鹄来。


远游情莫落,去国意徘徊。

知有伤心写不成,小诗凄切作秋声。


晚晴尽许怜幽草,未契应难托后生。


且借馀明邻壁凿,敢违流俗别蹊行。

【其一】


心如水镜笔风霜,掌故拈来妙抑扬。


月旦人多谭艺少,覃溪曾此说渔洋。


【其二】


纷纷轻薄溺寒灰,真惜暮年迟死来。

高士闲居旧,名花独步今。


移从洛浦远,濯自锦江深。


传得巫山貌,非因延寿金。

一抹红墙隔死生,皕年悲恨总难平。


我近负得盲翁鼓,说尽人间未了情。

预忧囊瘿病龙钟,乞得仙方便有功。


纵免项如樗里子,也应头似夏黄公。


西晖亭下峰峦碧,南静川中木叶红。

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


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


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

愁见萸囊系臂辰,萧寥孤抱与谁亲。


中央周角无净土,北斗以南还几人。


积惨暂欢求岂得,枯鳞相呴迹俱陈。

人天苦乐已分途,邂逅何缘入梦俱。


诗事久应亡日下,酒痕忍更说西湖。


分明血泪同幽显,冥漠神交定有无。

遥忆湖园独破苔,残春如梦静池台。


冬郎易得芳时恨,昭谏犹淹记室才。


云过龙鸾聊写影,风高燕雀漫相猜。

海棠吹雪送馀寒,日日风沙怯倚栏。


客舍梦过三月暮,帝城花负十年看。


遣春如此宁无恨,纵酒何人惜未残。

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浮云郁郁大梁城,公子名高不爱名。


但自壁间寻孔氏,何须席左待侯生。


藏书嵩岳中天色,纪瑞黄河圣代清。

明海张司马,龙门一世师。


久钦鲸力大,不尽凤毛奇。


业称元方弟,名高蔡克儿。

寄来名笔总西京,读罢翻然侠思生。


紫阁云疑偷华色,黄河水约带秦声。


未烦吾党弦惊绝,依旧人间缶爱鸣。

应真飞锡游行处,峭壁危峰跨石桥。


便欲远寻方广寺,却疑图上有嘉招。

往年曾读兴公赋,颇爱天台擅美名。


数幅生绡传貌得,恍如陆地到蓬瀛。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
有人憔悴带宽腰。
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

尘世崎岖天一握,俗子追奔蜗两角。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头甘寂寞。


手提老笔挟霜气,合上蓬山直延阁。

我公英爽笑臞仙,来占东南古洞天。


几度倾身安社稷,一朝袖手向林泉。


长劳海内簪缨望,小作山中杖屦缘。

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


挽去暂成调鼎事,归来还作钓璜翁。


东山胜践今人见,西洛耆年几客同。

公今重释五千言,一法专求是要诠。


天道生成忘万物,师人功业在群贤。


世尘甚扰吾何欲,谦柄常持彼任先。

好胜时多尚己为,前人勤力必随隳。


所图营葺犹如是,欲树功名即可知。


昔慕先贤形藻绘,本同来哲作箴规。

百讽新篇百忘劳,直将渊旨质风骚。


闲观景物辞终巧,意到安恬格自高。


三代正声传雅乐,千年嘉味入蟠桃。

韩画颜书世绝珠,铃斋时足奉驩虞。


跋题应命诚羞涩,不是跳龙卧虎徒。

绝塞风霜正树威,不知韶律起从微。


十千酒且迎春酌,五九寒须半腊归。


破屐好山连日上,费诗娇雪著人飞。

海门山边初落潮,西兴渡口浪痕高。


渺渺目乱翻云涛,心识不语迎归桡。


江亭晚日风萧骚,轧哑鸣橹相向摇。

葱笼秀拥秦山落,尽日春风吹岭脚。


朝来领略到窗几,谁遣虚空出阿阁。


南台御史去天近,身与孤云生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