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仙人身著紫绮裘,昨者来自南陵州。
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叠嶂之危楼。


烟光涌翠当碧落,石瀑飞嶂鸣清秋。

昔有姑苏张将军,百战起家身立勋。


太平老死筠州戍,孙子往往清而文。


继也芳年色白晢,未试征行已无敌。

客从舒城来,为言好舒城。


寇来不敢近,主将专雄兵。


舳舻亘长江,笳鼓中夜鸣。

松石山房看竹时,十年风雨最相思。


白头归老谁同调,爱杀秋林绿玉枝。

劳君远寄青绫被,愧我仍烹紫术汤。


已幸甘香分药裹,复经温暖到藜床。


乡园摇落黄花雨,江海飘零白雁霜。

兰若倚西冈,年深松桂长。


似闻葛洪井,还近赞公房。


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

雪拥莲花嶂,霞明枫树林。


江侵沙屿阔,泉落洞门深。


柳色催移棹,松阴带抱琴。

黔南词人吾旧识,吟成不下千金璧。
调如白雪郢中才,响如倚楼吹铁笛。


力如夸娥移二山,神如骤雨走霹雳。

住宅因人多秀丽,广陵南控三吴势。


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带山农父计。


绿上娑罗树叶春,李邕碑石独嶙峋。

节钺经年颂未能,路人争说李中丞。


贤才几访吴枚乘,世事相论魏信陵。


愁见黄河秋尽雨,坐怜赤子夜深灯。

今王神武重边功,镇静遥看节钺雄。


蓟北霜连兵气外,幕南春在政声中。


天分两地书难达,路隔千山梦易通。

巴山倒压洞庭波,形胜相邻赋几何。


金阙风云当代迥,琐闱章疏济时多。


天垂南国分三楚,地入中原会九河。

忆昔词臣都下逢,几看秋色老芙蓉。


南归读礼苍梧月,北转鸣珂紫禁钟。


千里惊时闻旅雁,百年匡世见人龙。

家住铜梁巴蜀间,风尘不倦老容颜。
海内胜游无定辙,满囊行纪汉河山。


山青水碧秋更好,建业东连阊门道。

美人倏散不相聚,日暮停云低野树。
当朝柱石望全功,避世衡茅自安堵。


宪节翩翩下浙西,海氛未息苍生苦。

百粤全功秉钺威,九疑秋色望中微。


娥皇斑竹心仍苦,虞帝苍梧世已非。


拔地丘陵新草莽,隔江风土旧京畿。

同宗自何代,安石越中家。


丽水散金色,蓝田分玉芽。


飞扬君可羡,疏懒自堪嗟。

星子山头杀气生,可怜蜀盗废春耕。


皇天何意干戈扰,人日多寒军旅行。


檄出汉中鸦作阵,角吹岭上马嘶声。

旌节发河阳,君行西路长。


心悬陇上月,威带日南霜。


入郡春随马,谈兵秋满堂。

琥珀变松脂,神光照陆离。


昔曾窥至道,今复傲庞眉。


山隐梅村径,身疑洛社期。

歌风空忆汉天子,大地烟尘窜蛇豕。


悽绝遗山野史亭,有泪如铅和笔泚。


忆岁戊戌秋八月,南海入朝正纲纪。

烟波浩淼道途修,久矣华胥托梦游。

一叶青莲出世间,小游仙乐几时还?


锦囊画笔兼诗笔,好写三神海上山。

洞天月出饮流霞,应约麻姑过蔡家。


昨夜梦魂寻汝去,三珠花下听筝琶。

凫舄乘风上碧虚,鸿龙玉狗守天居。


少年日下看花好,华屋随人漫曳裾。

夫君原自有仙才,沧海初经第一回。


快绝吹箫骑鹤去,五云楼阁认蓬莱。

淳熙又贡第三春,驿骑新驰度剑津。


七祖师泉难话旧,八功德水且尝新。


雪亭烹处休装景,火阁煎时却可人。

屡空不拟论钱神,多病惟思对药臣。


骤获断碑胜与缟,徐观妙语可书绅。


起予字字兴三叹,集古骎骎访九垠。

君家奕叶播芳馨,室有图书暴两荣。


诗什编成风雅颂,宝章临遍草真行。


兴来文阵千军扫,醉后谈锋一座倾。

雾露星轺湿,尘埃羽檄驰。


君王非好武,天下合防危。


乐事难并合,浮生易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