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生子何子,自赞如柳州。


昨缘功名迕,误落西南陬。


借宅备三径,读书穷九丘。

龙山几世阅兴衰,依旧春江拍岸来。


当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陇自崔嵬。


檐经白日馀僧定,路暗青松仍劫灰。

暮气集江县,斯亭发兴深。


凭栏看巴水,见月过东岑。


浅濑金蛇动,澄潭白璧沉。

簪组岂为累,悠然尘事微。


看山心自适,闭户客来稀。


流水三吴大,清霜众卉腓。

留侯佐汉日,结志已离群。


唐乐闲退年,陟险勤邦君。


区中岂所慕,物外良作论。

道山飞落江之濒,山中草木海上春。


鸿蒙盘成碧树势,沆瀣蒸出琼芝津。


辟尘有许犹未惬,更着千百青嶙峋。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一字于吾补不曾,诗书况味冷如冰。


谁家以此为长策,不把其它易短檠。


钟鼎轩裳眼应白,馀犹要得圣贤力。

广寒韵度中央质,故侍仙娥新见黜。


高天委气得金行,平地拔身成玉立。


月下风前为谁香,诸郎一咏翁一觞。

通往通来无四旁,津梁未必不相妨。


吾行拗折津梁柱,尽放途人蹈大方。

何人彼岸幻长虹,接引众生入大通。


彼此本来无间断,度人了后勿论功。

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


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


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

庐陵江浒路穷处,舟子不容仙子渡。


岂意一篙落手来,而资双足凌波去。


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轻篙渡仙。

中兴天子旌义门,荣光犹足昌弟昆。


家庭衮衮义子孙,下相郎君开义塾。


美意非徒淑姻族,乡里烝烝义风俗。

四时之气秋气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四时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开黄烂熳,分似群仙清鼻观。

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

山无背宅宅何胜,门未纳溪溪是剩。
一阁翚飞若见招,双溪蟠屈如回应。


有酒不容阁生尘,无诗莫与溪写真。

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


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鵔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双眸久厌黄尘眯,遥想斯楼便豁然。


叠嶂四围横槛外,飞泉一道落帘前。


人来晚棹归村市,鹤带晴云度海天。

万竿森立翠交加,苍雪纷如天雨花。


风度微凉侵贝叶,月明清影覆袈裟。


林深灯暝时闻磬,径里烟生自煮茶。

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


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


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

雪飞林壑晓初晴,坐对琅玕眼倍明。


却忆夜来清梦里,满空鸾鹤上瑶京。

屋外青山画不如,屋头高树影扶疏。


晚来宾退轩窗静,一榻秋声夜读书。

岚光飞翠入帘楹,枕簟生凉暑气清。


公退日斜新浴罢,坐看峰影过州城。

燕飞帘幕日初长,面面青山出短墙。


昨夜春归风雨送,满渠流水落花香。

环滁富山水,秀特东南丛。


苍苍琅琊峰,削出金芙蓉。


芙容夹蕙帐,万壑萦相向。

旭日初霞晃翠屏,琅玕芝草近珠庭。


玉箫吹彻鸾初下,丹液凝成鼎自扃。


海阔传缄曾命鹤,夜深飞佩欲骑星。

古树藏迂径,平台对石桥。


两堤莽回合,一水故迢遥。


鲑菜君家足,林泉我兴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