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澹薄春云散,低昂北斗横。


微分汉津雁,静识建章更。


浊酒怜虚爵,高文忆友生。

雾净金波溢,天开碧幕空。


夜寒虽料峭,春意自冲融。


熠熠枝上露,翛翛竹杪风。

平生爱明月,岂以解烦燠。


及兹霜夜对,任使体生粟。


冰天凝绀冷,氛祲避不触。

林外霜风作夜声,入檐寒月似多情。


灯前炉畔深杯暖,更听昭君出塞行。

圆期压秋半,飞影破云端。


明极翻无夜,清馀遂作寒。


桂繁团露湿,轮驶渡河乾。

月华真可爱,堂上共徘徊。


白露方徐贶,清风适共来。


蚌津随照满,乌阁为啼开。

林梢霞尾暗,海面月华新。


一水开天鉴,千金上佛轮。


幽岩涵静桂,潜蚌溢凉津。

收拾山河片影圆,举杯笑酌结邻仙。


万家弦管谁无月,一壑楼台别有天。


丹桂梯寒醒旧梦,玄霜杵熟授长年。

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
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之如之何。

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


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秋阴团扇如人老。
渐近中秋好。
新凉还忆小楼边。

风与秋容一样清,云随风尽十分晴。


江从采菊亭前过,月到双梧顶上明。


塞草又黄人亦老,霜须浑白酒还倾。

老子关门不著书,奄奄真复似曹蜍。


月来林下苦相忆,诗落眼前欢有馀。


满挹清光归酒面,小分秋色到吾庐。

空寒坐庭玉,四至皆白天。


千林无俗声,一叶时琤然。


竹高散飞霜,池冷镕流铅。

奁霏净洗,唤素娥睡起,平分秋色。
雁背风高孀兔冷,露脚侵衣香湿。
银浦流云,珠房迎晓,鬓影霜争白。

前宵有酒无月明,昨宵有月樽无酒。


世间二美尚难并,万事纷纷复何有。


有酒无月醉不成,有月无酒月笑人。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明月出高树,上悬青天中。
下有万顷之长江,扬波泛彩清若空。


江风吹人色凄凛,此时对月谁能寝?十千斗酒何足论,举杯宜就花前饮。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胡床正面紫阳山,净扫晴阶掩夜关。


金气渐寒风露下,冰轮欲满斗牛间。


衰怀突兀来千感,暮齿逍遥保一闲。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月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日落次榆林,东望待月出。


大星何煜煜,芒角在昴毕。


草树风不起,蛩蜩绝啁唧。

颢气中秋正,明河左界长。


桂孤香易散,蚌冷泪先汪。


飞盖倾兰坂,鸣琴厌烛房。

一钩新月照西楼。
清夜思悠悠。
那堪更被,征鸿嘹唳,绊惹离愁。

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


自笑渔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


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壶冰。
高楼对月,天上宫殿不曾扃。
散下凄然风露,影照江山如昼,浑觉俗缘轻。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一片含空雨,秋光水上多。


无人临素镜,只自弄金波。


宿鸟惊寒起,流云逐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