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山路泥深雪未干,病身初怕浙西寒。


新年台历无人寄,且就村翁壁上看。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
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清游从此起,过处必须看。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


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

岸曲穿丛筱,山回转翠屏。


烟云摇晚霁,楼殿倚空青。


柏黛参天峻,松脂入地灵。

白首还家叹客游,霜风卷面莫生愁。
题桥司马今何似,长啸一声天地秋。
能书贝叶乞微因,摩顶予惭受记人。
珍重灵芽看百劫,莫轻辜负故园春。
眼前秋色岭头梅,广陌征尘一并催。
好去不须频忆我,祖山一定是归来。
风云八字护城隅,楼殿崔嵬想帝居。
曾侍金舆惟石马,幸因玉玺记铜鱼。
千年鼓角声犹壮,四塞河山恨未袪。
今年是处梅花早。
分明开到章泉好。
兄弟寿杯同。
晚节斋坛拜,勋名已四朝。
开边屡铜虎,告弟仅金貂。
壮志自难已,英魂孰得招。
乾道风云际,公持绣斧初。
既为澄狱户,常忆使穹庐。
主圣元无隐,官邪可痛锄。
汉数当时盛,唐知馀庆家。
至今犹相衮,从昔建高牙。
阴邓何劳拟,崔卢亦漫夸。
才捧纶音出禁闱,潢池赤子遽来归。
安边自谓无遗策,平地谁知有伏机。
送客江亭休赠策,逢僧野寺谩留衣。
长沙学士才名羡,澄湘台下初相见。
当时鼓角翻江波,取别匆匆若飞电。
七年卧病黄鹄矶,即君留滞周南时。
钟情翠巘倚崚嶒,付与芒鞋与瘦藤。
君赐一麾方作吏,天融万壑却输僧。
拟将矩矱追廉杜,未许机锋嗣秀能。
一蹑寿昌境,山深溪水苍。
编柴作篱落,囊石当桥梁。
野店炊烟接,官涂松吹长。
七里滩头倚短篷,锦云峰里坐春风。
旧来鸑鷟文犹炳,老去骅骝气尚雄。
人世几番云作雨,功名千古鸟飞空。
碣字芙蓉驿,喜行行不难。
路侵沧海过,人得异山看。
圆石蚝黏满,平涂鹭立寒。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
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
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
记石湖佳句,为海棠花,合来西蜀。
不道东州,更香霏情淑。
汉竹光中,召棠阴里,想清欢未足。
南山有池,溉田山下须用机。
何如陈侯泽,膏雨徐徐民不知。
南山有龙,岁旱必祷而潜通。
炉穟无风直,灯莲有月娇。
我常占乐岁,人自看元宵。
印信烽烟息,光辉玉烛调。
盛服黎明起,瞻天咫尺东。
舒迟寅出日,清淑艮来风。
阴尽恰亭午,景长疑再中。
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
沙幕雾深鸣□雁,草枯犹未及重阳。
狐裘尚冷搜红髓,絺葛那堪卧□霜。
陶公为政卓潘齐,入县看花柳满堤。
百里江山聊展骥,九皋云月怪驱鸡。
高楼野色迎襟袖,比屋歌声远鼓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