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


历阶存往敬,瞻位泣馀哀。


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


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


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

局冷曾非簿领迷,幽居浑似未官时。


忽闻客至惊还喜,出见泥深笑不知。


谋拙未能忧岁计,身闲聊可饱晨炊。

盲风吼空来,不识前山遮。


回激入湾口,暗浪腾水涯。


喧闻破我船,沉没惊一家。

烟水苍茫古岸高,危楼缥缈枕波涛。


山围粉堞青屏合,桥跨长淮百舰牢。


争战往年空故国,登临行客叹前朝。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


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

积劫修来似炼金,为皇为帝万灵钦。


能当浊世为清世,始见君心是佛心。


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蛮朝骑日骎骎。

远人玉帛尽来归,及物天慈物物肥。


春力遍时皆甲拆,王言闻者尽光辉。


家家锦绣香醪熟,处处笙歌乳燕飞。

异香滴露降纷纷,紫电环枢照禁门。


先冠百王临亿兆,后称十号震乾坤。


羲轩之道方为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茂祉遐宣胜事并,薰风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归王化,一统那能计圣情。


合合鼓钟膏雨滴,峨峨宫阙瑞烟横。

上玄大帝降坤维,箕尾为臣副圣期。


岂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时。


文经武纬包三古,日角龙颜遏四夷。

高高历山,有黍有粟。


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四门伊穆。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


仲尼有言,巍巍帝尧。


承天眷命,罔厥矜骄。

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


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

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


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

曈曈悬佛日,天俣动云韶。


缝掖诸生集,麟洲羽客朝。


非烟生玉砌,御柳吐金条。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


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


阇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

俟时兼待价,垂棘出尘埃。


仄席三旌切,移山万里来。


烟霞衣上落,阊阖雪中开。

及霤龙鳞动,君臣道义深。


万年轩后镜,一片汉高心。


北狄皆输款,南夷尽贡琛。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


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


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

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
钟会曰:“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胜矣。
”昭从其言,遂令石苞、州泰先引两军于石头城埋伏,王基、陈骞领精兵在后,却令偏将成倅引兵数万先去诱敌;又令陈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四面聚集于阵中,如敌来则弃之。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


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狝亦先迎。


每推至化宣余力,岂用潜机害尔生。

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尘泥。


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

瑶山盛风乐,南巡务逸游。


如何事巡抚,民瘼谅斯求。


文鹤扬轻盖,苍龙饰桂舟。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延佑乙卯,嘉平之月,东里翁卜居郑乡里之溪西。
平畴在其前,望极不得徼;湖山在其后,若有若无,隐隐可见。
二溪双流在其左右,若抱珥然。

沦落多愁笑不成,水边还是送君行。


官为令长前程好,地近乡关喜气生。


百里有人观惠术,三年唯我见交情。

异表英奇非世出,惠心通敏尽生知。


更当淑景承慈煦,永奉嘉祥茂本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