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

结托白须伴,因依青竹丛。


题诗新壁上,过酒小窗中。


深院晚无白,虚檐凉有风。

幽人曳杖上青冥,掠面风轻宿醉醒。


朱户半开迎落月,碧沟不动浸疏星。


禽声格磔频移树,花影扶疏自满庭。

绝境慰人心,谁家住玉岑。


乱云生翠窦,密雪洒青林。


高阁临空豁,孤亭隐邃深。

除地编茅作小亭,一川风露对青冥。


残萤欲尽犹穿户,落叶初飞已满庭。


栎老无心求匠石,鬼灵有说拒奴星。

偶扶藤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落崩崖欲压人。

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


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

客车来不息,辙迹知成沟。


莫怪慵登寺,犹宜赏举头。


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西南雨气浓,林上昏月色。


寒影不随人,寥寥空露白。

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
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
又是将他春__,酿一种、花愁花病。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眼前时事只纷纷,林下谁来吊逸民。


断石至今留故物,赤栏何日照江滨。


飘流岁月人空远,料理风烟意转新。

鲸海中流地,龙峰小洞天。


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


大士居邻境,闲僧指便船。

桂亭依绝巘,兰榭俯回溪。


绮栋鱼鳞出,雕甍凤羽栖。


引泉聊涨沼,凿磴且通蹊。

坐看孤峭却劳神,还是微吟到日曛。


松鹤认名呼得下,沙蝉飞处听犹闻。


夜阑亦似深山月,雨后唯关满屋云。

铃阁沈沈草檄稀,桑榆虽好傍斜晖。


莫嗔腐鼠将鸱吓,元是鹓雏出世非。

三月三日日初新,雨雨风风成一春。


柳条媚景乍舒盻,桃花勒寒微放颦。


会稽山阴足褉事,长安水边多丽人。

过雨山城绿欲齐,一群娇鸟踏枝低。


不知谢豹今何处,应在春明门外啼。

旋装新架对庭除,多谢春工与点酥。


云叶扶疏成翠幄,玉花浮动满龙须。


招邀蜂蝶来书幌,燕集宾朋共酒壶。

白头不了秋风债,桂穴锄云种一枝。


与世今迷日五色,莫教地下有人知。

老蚕作茧自缠裹,不肯生前只么休。


却后百年牢记取,满身明月桂花秋。

涛园佳话吾能说,还合题名作沈亭。


海上月华连夜白,天涯草色为谁青?


偶收弃地成奇境,尽借群山作画屏。


他日五羊图故事,也应添写少微星。

芳草萋萋怨未归,西池残梦要题诗。


绿窗昨夜东风小,开遍梅花第几枝。

靖康诏令文章种,桐邑公侯国老家。


种得人间桃李满,春风无地不开花。

疏雨才能润,微风未肯凉。


低松无限碧,白芷可怜香。


扫榻从高卧,归禽不乱行。

结茅更何好,列柏自成林。


素履宜独往,幽人欣宿心。


炎辉翳羽盖,清吹和瑶琴。

楼阁嶕峣练影开,遥知仙令亦含杯。


不因桂树飞香满,真作山阴夜雪来。

万家秋色武昌楼,楼上霜华静不流。


好踞胡床成独坐,几人年少解悲秋。

玉露无声桂宇高,小亭孤坐一挥毫。


百篇斗酒聊今夜,斟酌骑鲸欠锦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