鄮城郁郁蔼祥烟,何幸分符得大贤。
散利士知廉律己,救荒民仰食为天。
仁风行见周千里,雅俗俱欣受一廛。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
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
蜀道今行第几回,天西玉帐又宏开。
鹤归华表人如旧,龟放长河独再来。
屈处观伸霜后菊,消中见息雪前梅。
皓皓陵霄独鹤飞,九芙蓉里烂生辉。
青阳少府旧弓冶,白石先生新杼机。
阅尽世纷磨不磷,听渠公论是邪非。
深院帘旌昼掩门,海牛挂出好乾坤。
日烘花影涨春腻,风撼柳丝明醉痕。
极目剪来齐翠嶂,关心看不断青原。
人物盛乾淳。
东嘉最得人。
费江山、几许精神。
西风萧萧吹鬓急,独立长空倚天壁。
俯看沧海环九州,仰视青云行白日。
夜归蟋蟀鸣秋床,触处万宝西风香。
指日公旋登,政席仍枢庭。
坐令贫病士,少慰身飘零。
问讯徐夫子,起处秋安宁。
浇风昔未殄,向隅或不免。
上心天地心,哀矜用中典。
卿联慎所付,遂极天下选。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
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
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
澄清鸳鹭行,拔尤锄猥茸。
辅郡与畿甸,连岁拜殊宠。
高山列松柏,岁寒宁动色。
颜巷一箪瓢,掩关养吾直。
纷纷声利场,时胜时奔北。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忆昔游成均,千言谈笑成。
杰立群隽上,少日腾英声。
大当持荷橐,小当登蓬瀛。
霜馀日初杲,遮留人拥道。
公来春向阑,公去秋垂老。
公当侍丹墀,正人国之宝。
东风吹柳拂征车,感激恩生谒告馀。
几日从班虚禁苑,一宵归梦绕丘庐。
碑当有道铭谁撰,诰出颜公手自书。
法从年来屡奏功,此行争说荐书公。
旧都南北舟车便,原庙春秋俎豆同。
喜奉慈颜开寿域,却劳清梦绕储宫。
天上归来水竹居,相留曾接笑谈馀。
萍踪到我纷初定,柳眼于谁早半舒。
岐路事争秋隼疾,同年人似晓星疏。
一日徵还棘寺居,到时应及早春馀。
底须九命论升黜,再发三章究惨舒。
健鹘临风宁偃仰,老松经雪更扶疏。
紫诏光临刺史居,列城山水及波馀。
百年公论谁终掩,几处流人梦亦舒。
魏阙云深鹓序近,歙州天远雁来疏。
万里长安拱帝居,徵书来是几旬馀。
律回小郡星将换,冻极阴崖日渐舒。
美政才应苏弊瘵,高情仍不弃迂疏。
客路遥传昆玉摧,临风挥涕不胜哀。
西清往事成陈迹,东观遗编忆俊才。
古木斜阳山色暮,断桥残雨野潮回。
阁拥慈云傍阙开,双林如此足徘徊。
似缘把臂人曾入,岂为攒眉客不来。
发愿同游依净土,登高作赋借雄才。
班衣归去意何如,诏许仙都得暂居。
客舍难忘光禄酒,卿家真见缙云书。
听莺早过双溪水,下马先趋万石闾。
畎亩欲龟坼,好雨忽滂沱。
豪民不蓄谷,一旱将如何。
早晚炊香粳,呼奴蒸瓠壶。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君侯敏手镇星城,杰阁巍堂指日成。
经籍大恢新教化,英贤重振旧声名。
势雄三洞双溪境,义动千秋万古情。
壮岁挥金迈二疏,眼看馀子伏盐车。
芷兰清馥浑纫佩,芝术新苗几荷锄。
剩作好诗传近体,谁言巧宦胜闲居。
先生宋代名臣裔,簪绂蝉联辉奕世。
潜心力学绍前闻,硕望清才更谁似。
一自英年领荐书,骞腾独步青云衢。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