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六馆推名德,三司备羽仪。


麻宣鳷鹊殿,草辍凤凰池。


礼乐重兴日,诗书再睹时。

玉铉调贤佐,金瓯扈圣朝。


群龙齐捧日,双凤各凌霄。


大业皋夔近,荣名稷契遥。

翊运逢明主,匡时倚上材。


尊荣逾四岳,宠渥重三台。


瀫水初调鼎,华阳已筑台。

一夜求贤诏,欢呼万国同。


谟谋咨大老,启沃仗元功。


绝域车书会,中天剑舄崇。

饯别列鹓鸿,悬腰剑色雄。


台垣三殿近,冢宰二京同。


禁树连云紫,庭花傍日红。

满目乾坤事,关心社稷臣。


八荒悬密勿,九域藉经纶。


暖阁调羹夜,平台赐宴辰。

尚记临轩日,龙头曳佩环。


帝心悬北斗,人望切东山。


燮理阳春布,论思乙夜闲。

山辉知玉韫,渊静识龙居。


古邑名贤里,膺门幸到予。


开堂瞻剑履,登阁览清虚。

越客初逢得起居,夜灯频展八行书。


故人沧海身犹健,旧德中朝席尚虚。


世事无端还失马,碧山多兴欲焚鱼。

香案携经直九重,留曹聊复借高踪。


渡江风送仙舟鹢,望阙云蟠帝宅龙。


东郡扫松还驻节,北书将橘谩题封。

浅薄何堪眷遇隆,绣麟分出赐袍红。


周郊游处祯祥集,殷笥颁时品式崇。


岂有文章禆圣治,直于奔走策微躬。

星轺计日觐神京,彩胜迎春在客程。


沙上柳松烟霁色,水边楼阁雁归声。


阳回海宇人皆乐,云近蓬莱眼倍明。

堂轩地迥开新筑,松桧年多长旧围。


涉径忽惊炎暑失,寻诗故与俗情违。


池边折芰留连坐,竹外移灯酩酊归。

古寺郊园胜,名卿宠饯过。


还同习池醉,更唱渭城歌。


涧影依松桂,潭香折芰荷。

地是留棠旧,人应比玉清。


独攀东省树,犹忆下帷情。


萝映摊书静,花增染翰明。

华省曙沉沉,朝回坐密林。


竹风增爽气,花露净朝阴。


轩静驯孤鹤,床空对素琴。

秋色淡晴光。
又听呢喃话别长。
随趁莼鲈归去早,称觞。

几年偕隐同归洛,纷纷世态春冰薄。


今古长安似弈棋,惟有投闲是先著。


每思登眺帝子楼,风雨靡靡滞城郭。

都门夜雨细论诗,犹忆推君一字师。


雌伏雄飞怜往事,朱弦白雪少新知。


烟深春树鹃啼急,魂返松门鹤到迟。

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


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


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

清华玉署近天居,入直承明廿载馀。


正睹台星明水镜,忽传卿月暗蟾蜍。


沙堤竟屈三公步,藜阁空藏万卷书。

闻道重阳白社开,德云不在妙高台。


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

雏凤本出西昆仑,百鸟奉之巢帝阍。
大声鼓鸣震海水,羽毛焕烂光朝暾。


衔书献瑞降神德门,乃为少宰之子司徒之孙。

白玉阑前紫兽铺,黄金台下古燕都。


千年典礼开纶阁,万里风云护帝图。


藜影木天时战蚁,钟声长乐晓听凫。

玉堂金马退朝回,常忆班行一字开。


东阁共推萧相入,西川独数子云才。


瞻云已识亲帏近,捧日频劳御札催。

赤日都门道,青山故国情。


风前邀客过,寺里送君行。


有梦凭清晓,何心计去程。

薄伎谬承金马诏,虚名敢厕玉堂群。


鞲鹰仄目空绦縼,野鹤深巢但水云。


有客孤桐谁共理,故人尺素阻相闻。

招隐漫怀南国士,移文应笑北山群。


乡心千里惊黄叶,客梦三秋动白云。


不奈鹡鸰天际急,可禁蟋蟀雨中闻。

齿发空思乍壮年,长缨赤骥顿谁牵。


门同陆相知虚忝,榜藉苏公得并传。


慕道喜多关内士,息机欲问汉阴田。

汶上相逢忆往年,野航江草梦长牵。


青灯何意兹堂集,白发翻伤旧镜传。


朗鉴山涛终启事,逃名李泌数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