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凤食实已美,龙吟声更奇。
惜无蔡邕识,那得马融吹。
向日铺青盖,浮波散绿盘。
明珠洛浦佩,白玉水仙丹。
孤屿何亭亭,苍松郁相对。
池中蛟龙起,天际风雨会。
暮春船舣浙西州,且喜樽前两白头。
蓬阁屡传宾榻解,涛江深阻故人游。
凝眸宴集逾天远,屈指光阴若箭流。
中怀和气只如春,对酒赓歌莫厌频。
半载昔同参国论,十年今长类天伦。
不辞命驾逾千里,应念同心有二人。
云涛朝暮湖山胜,曾伴仙翁烂漫游。
别后瞻思闲屈指,岁华如箭已三秋。
维岳生台辅,于时正典刑。
我尝同政府,公早谢明廷。
官贵跻三少,身闲越八龄。
禀灵南极老人星,贵得三公论道名。
被旨入陪郊祀礼,放怀来听海潮声。
朋从自古悠长少,势利令人鄙吝生。
襟怀冲旷忆江湖,老我全吴契不疏。
北阙乍违尧日远,南风新入舜弦初。
纻溪鉴水吟无厌,箭笋鎗茶味有馀。
轻舟来蜀幕春时,便向钱塘咏式微。
临海阻陪三岛会,隔江遥认五云飞。
杀鸡炊黍初乘兴,怨鹤惊猿却念归。
我公优暇若神仙,八十高龄众所贤。
政府昔同俄一纪,留封今别又三年。
及时和气来吴国,度曲薰风入舜弦。
天台雁荡去寻真,往复秋冬过七旬。
不是君恩山岳重,肯教归作自由身。
短书临发意徘徊,寒夜霜晴上月台。
濉水瀫江天共远,举头惟见雁南来。
明月惊人为暗投,珍函开发晓光浮。
五章丽句真高唱,所得过于万户侯。
夙荷公知独久要,政堂平日幸为僚。
新篇屡拜金琼赐,千里同风不为遥。
安车论别十馀年,睢水归思负郭田。
浩浩胸襟涵渤澥,飘飘风骨是神仙。
来属元丰第一年,农歌凿井自耕田。
惟公好事康宁福,更许杭民识寿仙。
去日莲花红朵朵,来时荷叶绿田田。
临期更作四湖会,两两舟同李郭仙。
人生难会合,天与此阶缘。
逸驾来艰远,孤帆映后前。
吴江阻潮汐,越峤望云烟。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并书。
呜呼!有唐良弼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
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
单车去国路悠悠,绿树鸣蝉又早秋。
燕市伤心供帐薄,凤城回首暮云浮。
徒闻后骑宣乘传,不见群公疏请留。
黄发逍遥并旧臣,燕闲加意占先春。
成龙天外惟三友,积雪筵中止数人。
昔日荐才闻最课,当年诵赋得魁伦。
邢台杖锡据戎鞍,吴苑袈裟拥战坛。
若辈动关天数出,当时真有帝师看。
奇功白帽加王易,冷语青裙见姊难。
道衍未入燕,能诗乃名诗。
偶写友朋作,命意殊冲夷。
中州旧相识,寄远界乌丝。
岧峣阊阖云,蹀躞志鞍马。
细毡侍珠旒,治道谈帝者。
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
一气妙磅礴,万汇屈者伸。
方寸函太极,宇宙皆吾仁。
端平改化弦,真儒手洪钧。
赋诗投金濑,俸入犹半有。
辉煌奉国节,一粟乃不受。
赢副初何心,国计要丰阜。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