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巢鸟因风落短檐,屡回头处语詹詹。


此情只有卿能识,雨后阑干不上帘。

湿草低田旱亦枯,海洲谁谓水都无。


憬然中谷三章后,不是忧深独老夫。

一湾水弱不流花,寂寂连山长草芽。


五月海风多带雨,乱帆随雨过前沙。

倚栏树不到檐庭,白日初黄月淡青。


楼外是山山后海,人生难得此居停。

绿树荆扉晚更幽,鲈鱼菰菜近堪求。


故人有兴能寻我,但觅吴淞欲尽头。

穿径幽篁破嫩苔,绕池涨绿泼新醅。


黧黄梢蝶惊还起,翠碧窥鱼去复来。

山头凉雨过,一夜溪声急。


向晓下藤床,开门飞泉入。

山风飘白云,油然满庭户。


呼童下筠帘,白云飞不去。

月出新雨馀,桐阴落金井。


经旬困隆郁,扪颈欲生瘿。


飘然怀灵仙,愿作彩鸾请。

盛年驰远志,将老思闲静。


天运有消息,人事递丰省。


自从大道丧,阶磩生榛梗。

卜居须仁里,结友须良契。


湘累江潭行,纫佩必兰蕙。


蓬麻两因依,腐蠸终蝥蜹。

道存无穷达,志适忘远近。


子桑七日病,岂忆惠施问。


由也号升堂,乃作穷途愠。

斫柴烧炭无多路,夜夜围炉尽意烘。


更倾半碗山梨汁,九十老僧满面红。

云散鹤飞何所止,殿台散木长横枝。


闲寻旧日经行处,荒草犹眠半截碑。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


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蔬水古来称大圣,栖栖卒岁亦何为。


深山一段孤寒乐,不到深山总不知。

要住只须瓢一半,要行只须竹一条。


山中迥古无宾主,自来自去亦萧萧。

何人系马厓边树,信意登临水一壶。


山鼠分馀堪共饱,人间礼数本来无。

九十老僧被破衣,独行镇日敞荆扉。


遥看扶杖从桥过,知是河东乞食归。

铜炉岂必施家铸,木几中央照眼辉。


沉水梦虚黄熟断,锄将高本一篮归。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


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山菜青青莫辨名,暂时同遂隐山情。


驴蹄狗脚凭呼唤,不羡龙须得好称。

见说辽阳诸弟子,重重积雪尽冲开。


无非只畏山僧饿,个个怀将山药来。

山南父老扣柴扃,世利谁云远翠屏。


一斛细粮钱一串,请僧为转法华经。

一个小麃相得甚,穿林度壑必相随。


自从老衲下山去,竟过西峰更不回。

莫言山里绝无朋,渐住云间几处僧。


八岁沙弥头带笠,驱牛一直上高层。

耕田博饭不须贪,但看厨烟勿教断。


今年种麦本无多,野雀公然分一半。

孤松如盖碧萋萋,流水还馀未冻溪。


穷到生台无半粒,饥乌带雪向人啼。

曲木为梁草作帘,我来又盖半间添。


蒲团以外惟茶灶,瓦罐烧泉味亦甜。

端坐泥床何所为,雪晴日影上高枝。


山麋野鹿全无礼,来不参堂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