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冈宛而曲,东冈平且高。
白云常往还,相顾不敢骄。
世人卑视之,终莫伤岧峣。
螺鬟何窈窕,晓雾遮其容。
如见李夫人,深坐绡帐中。
又若腾骏马,蹴踏迷风騣。
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
植杖循青畦,霄晴涤余蔼。
俯仰极天泉,所思竟谁在。
紫薇花发绕吾庐,艳雪晴云拥上车。
将去宛如新嫁女,到时应识旧中书。
前身或者丝纶阁,夜梦因之水竹居。
空山新过雨,草木吐幽香。
苔石留斑厚,松溪泻绿长。
人宜三伏住,天与十分凉。
霜痕深染一林殷,岁暮人家各自闲。
酒盏熏炉收拾了,邻翁约看雪中山。
振衣寻鸟道,高步蹑云根。
松隐来时路,溪流转处村。
草痕青到寺,山色碧侵门。
江村十日黄梅雨,波涛入户不得晴。
扁舟忽报故人至,满衣檐雨一笑迎。
袖中示我楚游草,知己相逢转潦倒。
东风吹雨度香芸,远近烟岚晓未分。
一径浓桑沈碧影,半溪流水荡轻纹。
来逢莺语诗从作,去被人留酒重醺。
含秋散晨衿,遵涧缭修岭。
林稀山气疏,水落石梁整。
远迹人易亲,寡用昼知永。
缄愁无复寄穹苍,咄咄书空字数行。
里社追随聊结约,近郊耕凿胜还乡。
心伤蜀魄依群鸟,目断虞渊望九阳。

晞发吟成未了身,可怜无地著斯人。

生为信国流离客,死结严陵寂寞邻。

疑向西台犹恸哭,思当南宋合酸辛。

策杖行幐上翠微,白云深处扣柴扉。
美人不见碧天暮,幽鸟一声花乱飞。
小艇轻于叶,春流任溯洄。
云横孤岭断,水划两峰开。
鸣橹惊猿啸,游人被鸟猜。
不辞途九折,独向此林间。
一树看人老,孤云仍自闲。
泉声凉到榻,草色碧堆山。
月暗霜寒夜,空山彳亍行。
林深人迹少,石乱马蹄惊。
欲觅溪桥路,先寻涧水声。
松树千株影千叠,石上松花纷可拾。
溪风入谷松声寒,独掩松关理清业。
幽人带露烘晚茶,稚子临阶扫残叶。
雾重晓风轻,山高残月午。
笋舆不逢人,时时落林雨。
云从山中来,我向云中去。
云飞不可留,欲访藏丹处。
十里松阴径转微,探奇客至款荆扉。
泉声入户晴犹急,峦翠如烟湿不飞。
妙语欲争山影秀,钝根恐落箭锋机。
云以闲而懒,山以深而幽。
中有忘机人,耽兹壑与丘。
偃蹇坐松下,箕踞科其头。
白发惊时变,青山见鸟飞。
暑随桐叶减,秋向薜萝归。
细草侵芒屩,新凉到葛衣。
文山突兀接晴空,俯瞰群山培塿同。
昨日市城西望处,此峰正是夕阳中。
故人松竹问初盟,流水行云笑此生。
解语老猿曾识面,试飞雏鹤未知名。
银笺剩有牢愁句,玉笛偏多感旧声。
寝兴绝思患,夙昔憩夷简。
闲闲系林壑,湜湜嗜苔藓。
即目穷所变,因心去其褊。
空岩怅流目,虚壑驰超忽。
物色宕烟外,予怀澹川末。
闲时夜气发,静地春光接。
佳兴挟晨夕,气候亦余好。
春色散容与,朝光聚窈窕。
新烟入女萝,宿雨出青草。
山斋疏雨歇,圆月在松顶。
空翠生夕凉,梧竹散清影。
风泉夜更喧,林涧秋愈静。
涧草岩花入望齐,绿阴浓压画檐低。
道人终日静无事,高枕白云听鸟啼。
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
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