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迢递前朝寺,经过遂一游。
白云鸦树晓,黄叶凤台秋。
僧举开山话,人消在世愁。
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
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
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
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孤峰诸寺耸云楼,寺脚周环枕碧流。
和靖久居勤赋咏,乐天临别叹勾留。
拿舟直度闲千骑,佩印重来仅十秋。
上方金碧冠诸峰,知是蓬莱第几宫。
画舫去寻湖面阔,危亭登望海门通。
梅仙旧说为真隐,佛子新传倡祖风。
使君呼客入山行,晓径前驱照彩旌。
蛮女背樵岩侧避,野僧携刺马头迎。
千层云水迷三峡,一鬨人烟认百城。
我为灵山好,登留到日曛。
岩幽馀暑雪,钟冷入秋云。
篇咏惟僧助,尘烦与俗分。
树暗常疑夜,山多易得云。
撞钟最深处,岭外不曾闻。
闻师游岳去,打急访高岑。
蹑屐若来晚,挑包不可寻。
山寒梅意悄,林茂鸟声深。
冈峦围古刹,松桂发幽香。
斜日烟姿薄,空庭花影长。
寻云穿藓径,汲水动溪光。
楚国元卑湿,炎天更郁蒸。
风吟同倦虎,霄望剧愁鹰。
渴肺尘将岔,流肤汗不胜。
行彻云烟到上方,青林深壑对重冈。
山中底处饶风月,要著江州一草堂。
排门金碧七禅关,松阁相望石径连。
不为勤求善知识,可能一日遍诸天。
水落溪桥霜未寒,冈林平浅是西山。
路穿峭茜青葱底,寺在崎岖屈曲间。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
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
寒山寺废佛灯寒,有客来游欲住难。
夙世闾丘今摄郡,不妨饶舌似丰干。
老去别山如别世,三观四看未能忘。
鹿行僧径眉毛净,虎印经台爪掌香。
疏纸不堪书越绝,斋灯岂为荐吴亡。
残钟山半寺,僧在隔溪回。
问我何方客,能为清夜来。
坐禅移漏转,示法举灯开。
策骑西游访大颠,萦纡一径锁云烟。
山僧未见供茶茗,野鸟先闻奏管弦。
宝塔永藏明镜在,上方迥与翠微连。
低树含霜晚翠新,登临的的欲寻真。
花开佛面能供客,鸟弄山阳解似人。
暂以风流侵韵雅,莫将幽会动星辰。
东都门外乱山稠,野寺松筠一径幽。
万壑峰阴连夕照,半林春雨散平畴。
莲花昔涌黄金地,贝叶今藏白玉楼。
白云梯上好支筇,缥缈双峰路几重。
宝宇覆岩巢翡翠,琳宫缘岫嵌芙蓉。
浮图巧入僧寮影,麋鹿闲寻野客踪。
春明门外梵王家,香室经台护绛纱。
礼罢金仙新铸像,供将鹿女乍衔花。
孤云寂寂窥禅定,驯鸽栖栖听法华。
徵君栖处莽云烟,万顷澄江列岫连。
岩佛刻成疑是绣,香泉涌出遍生莲。
南朝古刹开三界,西域高僧隐四禅。
十里长松入杳冥,殿前功德水泠泠。
气因定鼎千林紫,山托传灯万古青。
群鹿避人过隧道,寒花迎客媚空庭。
帝里栴檀香满林,更开慈阁大江浔。
献花鹦鹉当窗入,抱月蛟龙绕座吟。
草树尽为华鬘色,波涛犹作海潮音。
佛宇禅扉映晚霞,青山回合大堤斜。
似将高座台边雨,散作长干市上花。
绮绣道傍公子骑,歌钟云外列侯家。
燕邸龙飞答上玄,鼎新宁数赤乌年。
凤城宝气云俱瑞,雁塔珠光月并圆。
不尽烟花连万井,俨然宫阙丽诸天。
暮云过寺覆蘼芜,远树层峦忽有无。
绣佛转轮江是锦,龙宫生白月疑珠。
空山激浪僧寮动,旧社传灯客影孤。
上方钟磬白云深,禅径还从鸟外寻。
湖面众山浮碧玉,峰头尺地布黄金。
畏人合住无人境,混世偏存出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