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


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


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枕上。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


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


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


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

常羡荜门翁,所思惟岁稔。


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


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

江亭感秋至,兰径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兹夕念原衍。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闲思昔岁事,忽忽念伊川。


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


回塘碧潭映,高树绿萝悬。

嘉树阴初合,山中赏更新。


禽言未知夏,兰径尚馀春。


散满萝垂带,扶疏桂长轮。

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


怀章过越邸,建旆守吴门。


西圮阴难驻,东皋意尚存。

忽忆岩中雪,谁人拂薜萝。


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


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


及此闻溪漏,方欣验尾闾。


大哉天地气,呼吸有盈虚。

出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


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


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


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无谋堪适野,何力可拘原。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

绮皓岩中石,尝经伴隐沦。


紫芝呈几曲,红藓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宁惟倚病身。

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

【其一】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其二】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山崦人家落照闲,笑携儿辈语柴关。


应怜乌帽红尘客,有底功名不肯闲。

竹屋松窗水石闲,野人门户不曾关。


官租了却迎神罢,社酒鸡豚日日闲。

张侯诗敏落黄闲,杨丈规摹逼老关。


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世路风波俯仰闲,趑趄行恐堕机关。


岂知野鹿便丰草,金络从渠十二闲。

子惠思予,放艇去、绿帆风涨。
旧游处、万松精舍,可能无恙。
咫尺相看原不厌,到时昏黑终须上。

茆檐静坐千山月,竹户闲栖一片云。


莫送往来名利客,阶前踏破绿苔纹。

岂是栽松待茯苓,且图山色镇长青。


他年行脚不归去,留与人间作画屏。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馀。


却被世人知住处,更移茆舍作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