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朱使拜书天上回,去以身试百里障。


青衫飘若风外荷,借马载出尘土上。


准眉崭如见天秀,独立系马万里望。

淮风情舒舒,楚水日夜流。


风能驾吾帆,水可载我舟。


余归知几时,子望悬百忧。

弱扇避风澜,卑飞岁复单。


君行反阊阖,人望接鹓鸾。


斋日容台峻,书签策府寒。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


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


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

都门一分袂,羁旅两如何。


薄宦贫病久,畏涂忧惧多。


几成哭寝户,幸免葬江波。

日日东南去,空劳北望魂。


孤帆转城角,返照入船门。


强饭甘鱼菜,随方学语言。

山阳过处苦匆匆,想见平生水陆冲。


但有酒杯浮绿蚁,却无赋笔写游龙。


江湖风浪三千里,京国莺花一万重。

将军一去泣空营,槐柳萧疏绕郡城。


试上高楼望春色,落花流水叹浮生。

洮湟私牍旧开边,淮楚依然样子传。


抱虎寝蛟心不保,护疽讳蛊祸相挻。


河流三舍尽人血,城阖四门无灶烟。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


瓶贮瀑泉离五老,锡摇江雨上孤舟。


鱼行细浪分沙觜,雁逆高风下苇洲。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


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维舟登野岸,因访故人居。


乱后知何处,荆榛匝弊庐。

南枕湖光北枕淮,百年形势画图开。


黄昏鼓角孤城闭,尚记秋风万马来。

黄昏饮官酒,半夜解扁舟。


钩帘得清景,风月满淮流。


天垂与波接,野静更烟浮。

豆醅香里洞仙讴,春满酡容雪满头。


淮上几人同击壤,海东今日又添筹。


家邻节孝瞻徐子,世业文章重隐侯。

岁晚劳行部,千山及万山。
使旌纡雪里,候吏立沙间。
路滑心常骇,诗成兴不悭。
去日寒亭尚有梅,归来已过海棠开。
叩门剥啄家人笑,惊怪安西老友回。
匆匆掠面只黄沙,行尽孤城不见花。
政是江南好时节,暖风吹柳欲藏鸦。
一阵南风更带回,轻扶柂橹疾于飞。
舟行若借帆樯便,细数何须十日归。
晓入山阳古渡头,轻帆猎猎送行舟。
风师怜我征程滞,顷刻扬舲到泗州。
梅花时节屡开樽,欲赠梅花欠可人。
今日有人梅样好,逢君同赏雪中春。
久客忘归路,乡心正淼茫。
何堪同舍旅,欲别向淮阳。
县爵非无待,行翁赖远将。
义济功多宠渥新,云林泉石照簪绅。
修真已悟囊中诀,观化空游物外神。
月旦评荒歌晓露,山阳市罢哭秋旻。
忽传春信到天边,犹见河山积雪连。
赏节已开钤阁燕,怀人休棹剡溪船。
词翻彩笔倾三峡,酒泛瑶杯吸百川。
故国无田只一瓢,儒冠相误感萍漂。
虞翻骨相终迍滞,许劭题评漫借饶。
已养道心忘贵贱,故应荣分任渔樵。
山阳太守奉更书,尽束行装载轴舻。
已有仁风为惠爱,更留甘雨活焦枯。
粳塍带溜苍苗奋,麦陇藏烟绀颖敷。
大夫归旆暖摇春,正好浮淮向汴津。
一片青山迎去棹,两堤芳草伴行人。
当官事业今弥劭,满橐文章老更新。
大夫三年,平恕如一。
静而不烦,民安厥室。
大夫去矣,何以述之。
峨冠初上童儿首,君已老成予辄友。
肺肝相照二十年,今日不殊前日厚。
纷纷共笑薄媚徒,对面论心回面否。
西江万君头戴笠,清时典教山阳邑。
王侯折简不可招,令尹之前只长揖。
深衣上堂开讲筵,衿佩铿锵如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