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


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

取之左右逢其原,香严腊月火烧山。


对面谩人犹伫思,打得香严也是闲。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


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


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

西来万里浣花笺,舒卷云霞照手鲜。


书笥久藏无可称,愿投诗客助新编。

闽山草木未全春,破颣真茶采撷新。


雅意不忘同臭味,先分畴昔桂堂人。

风于万里外,飞动故人情。


如许殷勤至,居然左右清。


吹潮成雪色,入竹已秋声。

朱梁跋扈异阴柔,分手君臣泪暗流。


强断股肱心未夺,濮州犹觉胜忠州。

旋汲清泉石斛方。
便疑身已置江乡。
八九吞胸云梦小。

皇心悯雨出西坰,亲祷灵宫致洁诚。


扈跸不知农事苦,辇前争笑叱牛声。

峡中足啼鸟,盏邹不可会。


其道思归者,雄鸣即雌对。


前壑云渐起,后山月已背。

冯夷仙人冰玉莹,绿盖云鬟踏明镜。


嫣然一笑隔烟波,露湿胭脂容貌正。


道人心地亦清雅,不染淤泥出正定。

掌握军民至重权,庙堂隆任岂徒然。


招邀宾客三千辈,管领东南一半天。


威惠足惊吴越地,才能不减汉唐贤。

四山抱若垣,苍翠照林樾。


中天峙栋宇,大地耸双阙。


穹阶百级上,左右互森列。

茅舍柴门昼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到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苏公廊庙姿,推择起为吏。
论议动引经,举措必由义。
惟时方大旱,谓咎在冤滞。
相国经邦业,中书出治原。
一堂文武并,百辟表仪尊。
自顾微踪远,今符素志存。
前头千古后来今,俯仰中间一寸心。
若对此君能不愧,也应无事短墙阴。
独立常疑与世违,回看世路有危机。
清池绿树红窗里,敢道先生昨日非。
浮世空名与谤随,欲从蛙黾问公私。
年来悟得安心理,只在池亭隐几时。
明心本霄汉,此路极喧埃。
何意鸣皋罢,翻同舞市来。
波鱼忧辙涸,海鸟避风灾。
孙吴佛老谩须评,易道深研见理明。
学术有心期圣代,井田无计到苍生。
两铭文字仪刑地,一瓣春秋报享情。
侍从荣依日月光,更因盘错试锋铓。
谏书不上时无事,讼缿无留日倍长。
旧好葭莩容间见,新篇锦绣得家藏。
东野龙钟衣绿归,食齑肠苦竟栖迟。
出门顾我浑无碍,未肯徘徊只赋诗。
先生常为松写真,龙性不在髯与鳞。
此卷疏疏类稿本,要师造化非画人。
后生私淑苦力薄,过眼摹儗瞠绝尘。
四年尘沙中,奔走日不给。
空歌下泉诗,颇愧夔子集。
今晨出军府,心与归鸟急。
野鸭滩头宿,朝朝被鹘梢。
忽惊飞入水,留命到今朝。
昔闻无竹令人俗,坡仙有话创而独。
此君不可一日无,十日何妨不食肉。
许君爱竹意何居,丛篁翛然写一幅。
使馆邀纶世一开,圣皇册命已三来。
天无稽泽随时降,树有余阴为手栽。
门合海隅迎日月,根蟠龙爪压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