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来岚气不成霜,云染烟笼万缕长。
醉归谁敢争驰道,尽与君王控马缰。
滦阳杨柳长新枝,无奈春寒力不支。
燕子归来风渐软,却似宫腰学舞时。
绿阴芳草思凄凄,六宫传蜡暖烟迷。
沙堤不种隋家树,谁忆曲中乌夜啼。
万世尊皇极,重光启帝猷。
草仪周典礼,特笔鲁春秋。
鹤驾高门出,龙章别殿收。
巢居何所有,积雪照昊穹。
玉井抚太华,阴崖瞰九嵏。
户牖皆天成,鸾鹄相追从。
花飞六出乱无叶,泠然台上偏宜雪。
茫茫大地迥无尘,渺渺予怀正奇绝。
山容喜从天际改,竹声时听池边折。
胸中渺渺九梦泽,笔底滔滔三峡流。
自合勋盟真易与,漫回诗律付冥搜。
平生所慕李君御,今日聊登郭泰舟。
六世承平有史臣,紬书东洛布成均。
网罗遗佚三千载,采撷精华十九春。
天作冠篇坟典大,上思稽古宪章新。
每叹公知我,垂恩及父兄。
逢人说名姓,会面写平生。
近别无双鲤,伤怀忽九京。
曾上郎官直,中辞宰掾高。
丹衷耿天日,外物等丝毫。
内养神方壮,前知数莫逃。
只道功名晚,居然宠数蕃。
偏令淮楚地,屡睹钺旄尊。
身隔公卿议,民私父母恩。
忆侍吾兄侧,初瞻父友尊。
尔来亲燕几,长复痛鸰原。
山立仪刑重,春回笑语温。
湖海归来近,山林兴故长。
勇辞黄阁掾,却上白云乡。
缥缈书楼壮,凄凉笔冢荒。
结发钦前辈,风流日渺然。
从今我邻邑,不见此癯仙。
揽辔范清诏,分符黄颍川。
爱士风流古,翻书气味长。
诗家入陶谢,书法到颜杨。
竹石故无恙,人琴今则亡。
综理何精密,胸中故坦然。
爱民真为国,事世不欺天。
霜气星台表,春风竹马前。
家声高内史,国望凛冰翁。
生长圣门学,周旋前辈风。
人才须用旧,士论雅期公。
五载相违一日过,巷无车迹有樵歌。
因嗟世上深危证,合住山中养太和。
蔓草不知春事去,梅花曾识岁寒多。
梅花半将开,媚此雪后月。
空庭耐春寒,坐到昏钟歇。
池光明檐楹,鹤唳激林樾。
庙席词林一二臣,校雠撰述体惟均。
圣心欲以古为鉴,史法有如王次春。
神武略中书事类,天和览后得名新。
水满沧浪旧钓矶,春风江上片帆归。
繁红不见桃千树,老干空惊柳十围。
万壑烟云供坐啸,一龛香火结真依。
安眠不蹋鼓蓬蓬,荣路先回鹢退风。
独片角巾东路去,休惊蕙帐北山空。
画图便可追三士,同社谁能作两翁。
忆昨联飞盖,初筵点后尘。
那知炊未熟,已与迹俱陈。
契阔成千古,悲吟待百身。
解组天门上,挥金里舍傍。
渐欣双髀满,仍见一瞳方。
旧说山中相,今为地下郎。
东海怀疏傅,西州忆谢公。
剑飞冲夜斗,桂折卧秋风。
尘暗芸堂冷,香凝粉署空。
醉墨淋漓天地间,谁知大德不逾闲。
世无孔子今希孔,国有颜渊易铸颜。
多士龙门一乔岳,斯文牛耳两名山。
人皆山斗瞻吏部,谁敢文章近左司。
君看玉池金鲫句,尽刊腥腐带仙姿。
紫洲洲上得诗筒,展诵青霞在眼中。
白首漫郎应号叟,黑头永叔早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