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号名极形似,摹写与真逼。


聊以画滑稽,慰我秋园寂。

酒力欺朝寒,潮红上妆面。


桃李漫同时,输了春风半。

染根得灵药,无时不春风。


倚阑与挂壁,相伴岁寒中。

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


生绡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


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

直节豸献角,低枝鸾振羽。


古色镇苍然,非烟亦非雨。

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


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

新梢雾如沐,断节霜不枯。


西窗夕阳下,此君何可无。

一竿千百叶,凤尾翠交加。


曾向仙坛种,和风扫落花。

文公阙里女星源,手泽遗书尚有传。


精舍三年常作主,修程千里若登仙。


青衫槐笏存家谱,练带花屏拥客船。

缁衣耿耿此心长,青眼随人到异乡。


海外不须夸马脑,人间谁解识虹肪。


也知老桂为仙树,岂有幽兰减国香。

颜渊刚且明,已私方可克。


曾氏极弘毅,战兢终易箦。


中庸首谨独,屋漏无愧慝。

万里古端州,分符作胜游。


云山通庾岭,风土接罗浮。


县静仙凫远,楼高瘴雨收。

家贫身壮赘它门,有志浑如不赘人。


致乐致哀终子职,肯教秦法变彝伦。

满院凉风透葛衣,雨馀轻扇不须挥。


斋居静觉心无累,吟榻清期愿不违。


瓦鼎日长烟篆袅,铜壶天远漏声稀。

天际阴云散复联,并将风雨作丰年。


溯风群燕衣犹湿,溅水新荷叶正圆。


草野久怜农望切,桑林初识圣心虔。

破柱雷声送雨来,眼前生意遍枯荄。


祷祠汉室惭方士,调燮商家待相才。


此日亭成谁志喜,早时诗就不劳催。

九重一念格穹苍,蓦地阴云起兑方。


檐溜即看浑似注,市尘那得更如狂。


遥知陇麦回新绿,细觉宫槐缀嫩黄。

连朝阴雨一宵晴,百辟相欢仰孝诚。


鹤驭自天来九庙,衮衣成礼及三更。


迎銮乐向门前奏,扈跸人从树里行。

夏日炎蒸可奈何,洗天凉雨不嫌多。


儿童学得商羊舞,帘箔看渠石燕过。


满目郊园回白稿,一时蔀屋喜衰皤。

古栝风烟接四明,旧家文学最知名。


承恩尚及青毡在,怀土潜惊白发生。


春雨菁莪遥送喜,秋风棠棣独关情。

吴越连云海,蓬瀛切斗枢。


皇仁无内外,宪府敕文儒。


左掖天低户,西清月在隅。

南州乡里北州身,看画思乡总未真。


若到练川佳绝处,也应回首潞河春。

京华相识半乡人,潞渚逢君意更亲。


认取画中山好处,草堂归访故园春。

梅竹影参差,东窗日上时。


坐看群羽集,如从九苞仪。


缃素馀文彩,云霄忆别离。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
分明李杜虽同世,见面何如直见心。
稍稍诗存赋比兴,寥寥人有去来今。
一身万里长为客,二句三年费苦吟。
纷纷作者何须数,惟有先生学古心。
寸铁不持嗟往昔,骚坛高耸见当今。
忍听旧侣山阳笛,宜效诸生洛下吟。
谯城冬日白,涡水阴云霏。
与尔经别地,相看泪湿衣。
旅怀随雁尽,乡梦逆潮归。
山僧下山时,僧送不出山。
但问下山僧,此去几时还。
乳水闲一孔,白云留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