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宵衣惟吾理合然,喜而不寐那能眠。


乃知屐齿事诚有,较彼殊犹高下悬。

前次受降惟戢斧,今番报捷乃犁庭。


敬承天眷能无慰,未至武成心未宁。

一破贼巢飞骑驰,未遑详悉尽陈之。


将军宣力应优赐,先示端儿加勉宜。

成言原有付儿行,一见红旗即奏将。


虽是慈心早知喜,更驰侍卫报山庄。

红镫一点引红旗,顷刻行营人尽知。


旧部新藩同驾喜,古来报捷可如斯。

行营半夜那来喧,却是红旗到叙门。


五载勤劳同上下,鸿勋集总沐天恩。

贼巢最是勒乌围,甲杂小连噶喇依。


破竹势成应不日,速传捷信愿无违。

七千里外路迢遥,向十余朝兹八朝。


可识众心同一志,嘉哉行赏自宜昭。

廿四中秋夜丑时,木兰营里递红旗。


本来不寐问军报,孰谓今宵宛见之。

突兀孤亭上碧空,高皇于此下江东。


即今御笔留题处,想见神州一望中。


黄屋非心天下计,青山如旧帝王宫。

宝箧启葳蕤,恍然睹天容。


恒嵩表隆准,日月开重瞳。


仿佛御座傍,杂沓缭云虹。

琐琐一虮臣,手叩玉京扉。

巍巍两天人,色夺金殿姿。

尧彩既璀璨,舜瞳复昭回。

呜呼苍天不可识,炎精久被虹霓食。
共工怒触天寿崩,百神惊走惨无色。


先皇龙战血玄黄,云中徒跣归文昌。

光华日月开青阳。
房星晨正呈农祥。
帝念民依重耕桑。

堕泪不能禁,彤庭北望深。


寿觞疑在眼,宫漏独惊心。


绘事应神助,天光想下临。

先帝传基固,真人嗣统平。


馀恩华夏在,高谊古今倾。


汉法原为庙,仙居别有京。

当年曾挂潇湘席,历历云山似相识。


长忆江头红树村,千林落照催行色。


隔岸人家草屋深,凭阑浩啸舒尘襟。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


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

圜丘类上帝,六变降天神。


禋燔礼云毕,使卫肃以陈。


天颜瞻咫尺,王泽熙阳春。

宇宙承平日,邦畿壮丽乡。


宫中无暇逸,湖上暂翱翔。


凤辇重云降,龙舟万斛骧。

峥嵘木天署,七曜垂精芒。


璇题揭周训,□渗炳尧章。


念此司言重,温语申官常。

鼎湖龙去天应泣,弦管无声市肆空。
宸翰万年留圣制,人文千古缵神功。
尧民击壤风谣在,周胤分茅典则同。
夏后峄阳桐不贡,周王岐山久无凤。
凤去桐枯未足愁,哀弦万古堪悲恸。
悲恸兮如何,先皇琴兮小臣歌。
龙颜祗肃阅尧章,宝轴神毫赫有光。
八法心传齐帝学,万年奎画与天长。
袭藏肯比唐三杰,墨妙尤卑晋二王。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永裕规模映万春,孝思今见圣心循。
仁言尽集丝纶旧,细札初刊琬琰新。
盛比钧天张九奏,丽如华衮绘三辰。
奇峰名淑景,御坐正当中。
五粒皆银鬣,双珠倚玉童。
分披九霄露,不是庶人风。
玉露园陵满,珠丘蔓草新。
南阳无赤伏,北阙丧黄巾。
弓剑桥山痛,衣冠汉庙神。
天藻奎章阁,芸香处士庐。
不妨南渡讳,为是大行书。
湖海龙蛇地,荆蛮战斗余。
櫩榜松风字,崇祯御笔留。
龙宾犹拱护,燕雀解啁啾。
内使开黄帕,遗民泣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