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爱先生,其冷者官,其热者肠。
羡康乐宣城,君之家世,蠙珠浮磬,此是家乡。
人道马曹,我知鱼乐,苜蓿堆盘也不妨。

泽国繇来已坠天,敢云补缺有青毡。


欲逃东海波难挽,纵饿西山蕨亦膻。


屋上几时曾集鵩,堂前从此不升鳣。

忽辞明主事真君,直取姜巴路入云。


龙篆拜时轻诰命,霓襟披后小玄纁。


峰前北帝三元会,石上东卿九锡文。

微微春色染林塘,亲拨烟霞坐涧房。


阴洞雪胶知未入,浊醪风破的偷尝。


芝台晓用金铛煮,星度闲将玉铪量。

不知天隐在何乡,且欲烟霞迹暂双。


鹤庙未能齐月驭,鹿门聊拟并云窗。


藓衔荒磴移桑屐,花浸春醪挹石缸。

良常应不动移文,金醴从酸亦自醺。


桂父旧歌飞绛雪,桐孙新韵倚玄云。


春临柳谷莺先觉,曙醮芜香鹤共闻。

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


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


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

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


天寒夜漱云牙净,雪坏晴梳石发香。


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

易象丽泽兑,朋友以讲习。


设官为之师,义取互相益。


六位六爻画,分明如六人。

爽气横空阔,清谈绝辈流。


嘶骢能枉顾,漫刺肯轻投。


敢谓官无冷,其如学更优。

曩读登科记,高标我已惊。


名如程子字,字是后山名。


可但于诗妙,终当以道鸣。

方寸天知地亦知,昂藏胸次了无奇。


山林独乐休官早,□县徒劳见事迟。


一影浪行千万里,十年未朽两三诗。

春彩融融释冻塘,日精闲咽坐岩房。


琼函静启从猿觑,金液初开与鹤尝。


八会旧文多搭写,七真遗语剩思量。

地脉从来是福乡,广文高致更无双。


青精饭熟云侵灶,白{衤劫}裘成雪溅窗。


度日竹书千万字,经冬术煎两三缸。

能谙肉芝样,解讲隐书文。


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群。


行厨煮白石,卧具拂青云。

我见先生道,休思郑广文。


鹤翻希作伴,鸥却觅为群。


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

昔忝襄邓节,于今十四年。


清才岂我下,黄绶属城偏。


七略元刘向,诸生仰郑虔。

少年谁逐广文游,苜蓿盘空且为留。


暂割半毡遗子敬,还将一榻下南州。


抱来和璧知难夜,弹罢嵇琴别是秋。

贫有寒毡在,狂凭束卷夸。


一官文自左,百感气仍加。


白雪人人耳,青山处处家。

鸣鹿诸生向祖筵,碧霄鸾凤剧联翩。


四诗谁不推匡鼎,三绝俱堪嗣郑虔。


今去连城双白璧,朅来寒雨一青毡。

绛帐如云海国开,公车还复领群材。


秦庭忽动连城色,汉马多从西极来。


题罢金天霞作掌,饮残清渭月为杯。

冠盖钱塘雅自雄,青衫憔悴出江东。


曾陪谢监观沧海,更向襄王对大风。


荐草功名微禄外,曳裾心事倦游中。

陵阳山头黄鹤池,夜半呼鹤仙人骑。


仙人拍手上天去,丹台朱实时累累。


汝乡麟脯那用擘,吾家玉棺不得奇。

当年汝醉长安陌,双颊殷红鬓鬒黑。


才高白战贾余劲,命薄青衫消不得。


访医就买吴江船,欲言不言魂黯然。

三绝风流数郑虔,到头生事仅寒毡。


古来文苑君知否,一卷残编了百年。

满地春风避草庐,悠然一梦已蘧蘧。


由来秘器东园美,不匣侬家万卷书。

九歌垂就涕先零,恨杀青衫到底青。


昨夜微茫牛斗分,不知飞上作何星。

老夫仍葺浣花庄,判得山僧半日忙。


太学诸生夸并舫,江州刺史喜留觞。


藤萝挟瞑群峰壮,兰芷将风一水香。

海上三山未敢云,沧浪一曲若为分。


座头白帢狂司马,船尾青毡醉广文。


惊网巨鳞时自闪,坐林幽羽数相闻。

骖驔双骑出汾阳,桃李新阴夹道傍。


剖罢连城还入赵,收将照乘总归梁。


绿苔句好推希逸,绛帐名尊属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