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禄不必万钟,游不必五岳。
隐不必山林,仕不必台阁。


但愿一官清且闲,不愿杨州骑白鹤。

问予何事在人间,却为无钱可买山。


愿得旧游身早贵,大家成就一人闲。

吾侪生而有志在四方,胡越秦楚同一堂。
盛年负剑去乡国,纵横八荒周五岳。


君不见席不暇暖突不黔,千秋万古称圣贤。

我爱毛安阳,高节难为匹。


一命足承欢,欣然捧郡檄。


怀古钦芳踪,千秋谁继述。

一别东林动隔年,茅堂岑寂闭荒烟。


壁间剩有琅玕字,物外难忘木石禅。


吟到天花遥入磬,思深春雨细通泉。

东风归路借高凉,写访先生讲学堂。


官舍一清如传舍,与乡相见当家乡。


灯前细雨留僧话,花底新寒解客装。

南来重上北来船,二月回思九月天。


眼见隙驹行易过,心同征雁去争先。


诗中旧路题曾遍,袖里名山写未全。

郑虔官罢绿尊开,未免攒眉入社来。


日送飞鸿天以外,心期野鹤水之隈。


宦情寂莫歌丛桂,世味酸辛问大梅。

道重东南正此时,昌黎千古有遐思。


地经往哲曾留泽,文待斯人更起衰。


白社只今无客至,青云何处与僧期。

东风吹雨下江城,千里溪山半月程。


有客到来逢九日,无端归路又清明。


行添怪石腰包重,暂别官衙脚板轻。

中流风急驻征舠,一夕浮生梦亦劳。


空负故山好薇蕨,始知人世足波涛。


云霾海腹鱼龙乱,石出城根雉堞高。

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


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


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闲行。

野人半生但株守,虽在人间少游走。


梦里名山草草过,虾跳何曾会出斗。


因寻獦獠到新州,满眼秋光正重九。

松寮一宿去匆匆,江上回舟趁好风。


归去若逢贤地主,漫云城外有山翁。

乘车戴笠倍多情,长老峰头笑一声。


僧未隐山官未擢,相逢不敢问前程。

三年两见锦江春,未识当途是故人。


君若不来予不往,各分明月与嚣尘。

林下何人共入林,宗雷乘兴许相寻。


当机慧业苏张辨,出袖清风李杜吟。


花时恰好花边坐,世谊难忘世外心。

曾留丽句在丹霞,词客登临羡作家。


一去篮舆谁继轨,重来粉壁见笼纱。


程门剩有齐腰雪,潘县添栽满眼花。

榕堂旧别忆何年,忽漫相逢古寺边。


白首不堪同草木,青云还许到林泉。


茶香静发烟霞气,诗句平分水石缘。

同游回首各升沉,往事那堪数至今。


两度川山仍旧路,三年风木负初心。


大儒到处多虚席,古道由来有盍簪。

违山久似辞巢鹤,渡海深惭陷井蛙。


北顾未忘遵旧路,南行先上踏春车。


草鞋分得儒官俸,箬笠簪残野寺花。

苜蓿先生久不归,西风吹叶拥柴扉。


海蟾过雨当中见,皋鹤凌秋独自飞。


远水一镫青入榻,隔花微露白侵衣。

烛边吟苦县更催,画尽炉头欲冷灰。


马齿一年随腊去,鸡声半夜送春来。


孤衾笑就青毡宿,明镜愁缘白发开。

山间有明月,珍重赠临岐。


后夜遥相望,清光知为谁。


当中无影象,独立见须眉。

我将入山去,君复事南征。


海国人稀到,东风自送行。


滞形同在客,问道愧称兄。

却笑耕山子,翻为渡海人。


个中知者少,此事与谁陈。


游藉儒官重,交从古道亲。

驰烟溯水及春阑,花浪轻舟似羽翰。


九万鲲鹏因海运,八千车马始江干。


图书满橐随身易,弧矢关心忆路难。

唐时闻人郑广文,今时广文还郑君。


他年郴岭烦相候,从我高登南岳云。

多年不见罗浮子,忽见平生何广文。


汪汪广汉谁能度,他夜随君有梦魂。

何人栽五柳,雅目自萧公。


要使广文舍,长存彭泽风。


名因贤者复,趣与昔人同。